牧医所发布首部《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
发表日期:2016-03-10 05:15PM 阅览次数:
《报告》指出,2013年到2015年连续三年的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完全处于受控范围内,整体情况较好,确实为历史最好水平。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生鲜乳中不存在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的现象。自婴幼儿奶粉事件以来,我国狠抓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完全遏制住了违禁添加等违法行为,效果持续稳定。第二,随着奶牛养殖方式快速转变,生鲜乳各项安全指标不断改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风险评估值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也没有超出限量标准的状况。兽药残留全部符合国家安全限量标准,体细胞数逐年显著下降,2015年体细胞数平均值已经低于美国限量标准,奶牛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第三,进口液态奶存在过热加工风险,建议加强对进口液态奶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国产与进口液态奶相比,黄曲霉毒素M1、兽药残留和重金属铅等主要风险因子没有显著差异,均符合我国国家安全限量标准。但是,进口液态奶的保质期和上架期均显著长于国产液态奶,进口UHT灭菌奶的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UHT灭菌奶。进口液态奶存在过度加热和添加复原乳的风险。因此,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应加强对进口液态奶的风险评估研究,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数据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报告》建议加快实施“优质乳工程”,使奶业管理工作从被动应急转变为主动谋划,加快推动奶业供给侧改革,转变奶业发展方式,合理分配奶业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只有这样,国人的消费信心才能树立,“奶农倒奶杀牛”和 “国人海外抢购奶粉”的现象才有希望从源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