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企业参与大豆期货积极性提升

2015年是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落实的第一年,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增加,加之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价格全年持续下挫,大豆价格也破位下行。由于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加大,大豆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积极性提升。大豆市场期现联动进一步增强,国际国内价格相关性重新恢复。

企业参与意愿增强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改革以来,在适应新价格机制的过程中,市场观望态度明显,这直接表现在成交及持仓的萎缩上。

大商所数据显示,2015年,豆一期货全年总成交量和成交额较2014年均明显减少。2015年豆一全年累积成交1881万手(每手10吨),较2014年减少839万手,同比下降30.8%。全年累计总成交额为7722亿元,较2014年减少4493亿元,降幅达36.8%。

但这并不妨碍大豆期货深化服务实体企业的进程,即使成交持仓有所萎缩,去年豆一期货的法人客户数量占比继续增长。

根据大商所数据,2015年,豆一期货的总交易客户数较2014年减少了11.29%。其中,个人客户数较去年减少11.67%;法人客户数较去年增长7.3%。

业内人士解释称,从客户结构的人数对比来看,法人客户数量增长速度要快于自然人客户,这种变化说明随着国产大豆价格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参与大豆期货市场的意愿增强。据大商所显示,2015年,豆一的期现价格相关系数为0.66,较2014年明显提高。“由于现货价格选取黑龙江哈尔滨国产食用大豆收购价,非油用大豆收购价,则期现价格相关系数明显改善表明大商所豆一期货品种与国产食用大豆现货价格相关性逐步走强。究其原因,除了豆一期货标的指代性更加明确之外,也是国产大豆价格市场化程度增加的结果。”

2015年是国家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落实的第一年,随着政策影响力逐渐显现,国产大豆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增强。豆一与国产食用大豆价格相关性的增加,将吸引更多的大豆生产种植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根据期货价格来指导生产经营。

“从2015年企业参与豆一期货的套期保值数量也可以看出,随着期现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有效性的增加,现货企业对豆一期货的认可程度逐渐恢复,并积极着手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市场人士指出。

国际国内价格相关性恢复

从价格走势来看,以豆一期货为例,2015年豆一期货价格走势大体可以概括为“下行、震荡和加速下行”三个阶段。去年年底,豆一价格加速下探,岁末收于3620元/吨,较年初下跌20%,为自2009年9月份以来八年价格新低水平。

上述市场人士分析称,去年大豆价格真正的破位下行开始于9月下旬,除了9月份以来竞争作物玉米受临储价格下调大幅走低,由于比价关系造成大豆价格随之大幅走低这一因素外,第三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压力对大豆价格构成明显拖累。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尤其是第三季度进口量同比增幅达32%,进口大豆源源不断进入国内市场,冲击国内大豆价格进一步走低;加之下半年美国、南美等国际大豆丰产压力不减,直至年末国内大豆价格延续破位下行走势。

与此同时,在国内大豆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的过程中,豆一期货一改2014年窄幅波动的沉闷局面,2015年豆一期货价格破位下行的同时,月度环比波动区间也有所扩大。具体来看,2015年豆一期货价格的月度环比波动区间为-5.28%至6.07%,相比较2014年的波幅区间-3.76%至4.67%有所放大。

据可查数据,2014年大商所与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的相关系数出现负值为-0.33,2015年国内外大豆价格相关性大幅增强,中美大豆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的相关系数提高至0.66。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2015年大豆价格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大豆期货价格对国内国际影响因素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也日趋增强。

据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大商所积极推进玉米、鸡蛋等期货品种的“银期合作”、“保期合作”,探索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市场示范效应。这些期货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也逐步推广到大豆等期货品种,覆盖范围更加广阔,使“三农”受益程度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来源: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