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秸秆循环种植效益高
近几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逐年增长,农产品的价格却增长缓慢,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近两年国家采取了种植粮食作物直补政策,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粮食作物面积也有了很大的增加,但农作物秸秆,糠壳等的利用率却不高。部分作为饲料,大部分废弃。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优势,降低栽培食用菌的成本,取代绵籽壳生产食用菌,如利用玉米秸杆、玉米芯、胡麻秸、麦秸、麦糠、豆秸、向日葵秸杆等,粉碎后均可袋栽食用菌。并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栽培料配制的原则是使栽培料营养成份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比例达到或接近25:1,才能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大部分农作物的废弃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而蛋白质含量很低,配料时可加入一些含蛋白质较高的作物,如豆秸,豆渣胡麻秸,油葵秸杆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适量按比例调配到30-25:1,即可满足菌丝的生长,每1000公斤按要求粉碎调配好的栽培料加20公斤石灰,10公斤石膏,1公斤磷酸二氢钾,加水1500公斤,充分搅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65%。然后用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料装好后可高压或常压灭菌,也可发酵后生料栽培。
选择适合地区栽培的优良平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菌种,如我区常用的京1,紫孢,大白平菇,金针1号等。
在充分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进行消毒的培养室或房间内接种。在25℃左右的温度下,发菌15-20天,即可发满菌丝,在不受杂菌污染的情况下,较用绵籽壳发菌速度快,因混配后的农作物秸杆营养较为丰富,C/N较为合理,栽培料的物理结构较为疏松,能很好地满足喜氧好气的食用菌菌丝的需要,并能分解利用栽培料中的粗纤维和营养成分,供菌丝和蘑菇的生长。出菇期间采用变温处理和利用散射光诱发子实体(小菇体)的形成,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5%左右。另外还需及时防治食用菌的病虫害。每隔3-5天即可采摘一次。
利用农作物废弃物袋栽食用菌生物转化率可达70%以上,每投料1000公斤,可产鲜菇700公斤,按每公斤市场平均批发价3元计算,减去生产成本费用,可获利1600元。另外利用农作物废弃物袋栽食用菌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生长速度快,周期短,一个600?的温室、菜窖或简易房间可每年春秋两次投产2万公斤的栽培料进行生产,年获经济效益至少3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