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6安徽两会:新理念破解新难题 看安徽农业转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久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省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必须遵循的行动指针。
“补短板”,以两个“大规模推进”为重点,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补短板”,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要“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这是稳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的必然要求。
省农委主任孙正东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粮食连年丰收,总产跃上700亿斤新台阶,但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今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就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中低产田比重较高,是我省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也是增产的潜力所在。 ”
“补短板”从哪里入手?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两个大规模推进”,即: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这对发展粮食生产是利好。 ”灵璧县种粮大户程任岭表示。抓住这一机遇,我省将做好政策和项目对接,统筹形成建设合力,到2020年全省将确保建成4670万亩高标准农田。 ”
短板还体现在“人”的问题。文件提出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省农委综合处负责人表示,一号文件第一次把农业新型主体分类为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服务主体,这意味着在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同时,要大力扶持各类专业服务组织,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加适度规模经营加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此外,一号文件要求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科技,为转型发展提供支撑。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按照这一要求,今后我省将把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投入向口粮、主产区集中,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推动农业的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
突出“绿色”理念,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
对此,一号文件强调,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
孙正东表示,当前我省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突出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一号文件的这些部署,都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针对这些矛盾“去库存”“降成本”的关键举措。
“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重点做好保护、治理和安全三篇文章。 ”省农委副巡视员胡桂芳告诉记者,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规划,划定农业保护红线,要“退出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农业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实现这些规划,我省已确定以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为主引擎,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的战略。去年,我省集中精力进行顶层设计,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重点解决政策落实“最先一公里”问题。今年,主要任务是抓落地,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着重组织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驱动转方式取得实质性成果。
一号文件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难以满足广大民众需求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供给侧方面,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我省有资源和生态优势,这一“品质、安全”的农业发展导向不但更加呵护我们“舌尖上的安全”,而且有助于我省培育新的农业核心竞争力。今年起,我省实施“绿色皖农”品牌培育,加快发展农业“三品一标”,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农业生产走上标准化、绿色化和品牌化道路。
将“产业融合”作为重要手段,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民奔小康,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专家强调,将“产业融合”作为一个重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是首次。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质是让农民不但从一产获得收益,还要在加工和流通领域分得更多红利。 ”省农委产业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落实“共享”理念,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举措。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实现新跨越”。同时也指出,新常态下,我省农民增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增收难度加大。为此,一个新的重要举措就是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挖掘新产业新业态增收潜力。
融合发展,就是要在搞好一产的同时,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对我省而言,就是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加工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要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从中受益。
农民如何共享发展成果?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我省将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育家庭农场加合作社加龙头企业的组织,特别是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培育,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为农村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