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支撑农业产能转换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突出农业现代化问题,这已经是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科技创新保障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近十余年来,我国在保障农业发展上取得突出成绩,粮食产量自2004年实现“十二连增”,但以投入为驱动的粗放增长模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水资源和耕地地力的严重透支、耕地侵占林地和湿地、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等。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到了不得不转、不得不调的关键转折关口。2015年粮食丰产带来的巨大库存压力既反映了农业供需的新矛盾和转型的迫切性,同时也为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绝佳调整时间和空间。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其内涵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实现农业产能替换,从保数量规模向长期生产潜能增长、从“不健康产能”向“健康产能”转变,逐步走上优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4年我国开始启动农业休养生息试点,今年一号文件更进一步明确了以资源保护和生态休息为基础的绿色农业发展方向,要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湿、退牧还草、地下水漏斗区和重金属污染区综合治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动以生态成本为代价的“不健康产能”逐步退出。就我们的研究估算显示,就这几项农业生态治理行动的全面推进,将可能造成5721.37万吨的粮食减产。而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随着人口继续增长、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我国粮食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增长。估计我国的粮食需求峰值会在2030年到来,届时预计将达到73431.6万吨,与当前我国粮食产量最高值62143.5万吨相比,还存在11288.1万吨差距。可以看出,我国未来保生态、保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和保粮食安全的压力非常巨大,当前阶段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有限资源上实现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

有研究显示,我国小麦、玉米和水稻只分别实现了理论上最高产量的46%、33%和35%,通过新技术应用实现粮食进一步增产的潜力还非常巨大。但长期以来,我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以分散小农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未能转变,使农业综合技术增产的效力难以发挥,缺乏技能和设施设备的小农户增产单一地依赖于肥料的投入和品种的改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试验田上的增产增效成绩突出,而全面应用推广上却困难重重。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的增产增效应以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础上推进新技术、新品种综合利用和实用性推广。

第一,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稳定高产的永久良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实施永久良田工程,有序推进优质耕地的集中连片整治,强化田间电力、水利、机耕道和运输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一批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旱涝保收、稳定高产的永久良田。通过农田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奠定基础,再进一步以智能灌溉设施的逐步应用,为未来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的推广实现创造条件。

第二,加强综合技术集成创新,建立支撑粮食高产高效生产的可行技术体系。以作物高产优质、养分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农田养分高效管理、水分高效利用、作物高产栽培、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土壤地力提升、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等技术集成创新研究,构建适合不同区域的从品种选择到全生育期、全过程的高产高效综合集成技术的生产模式,熟化技术的集成与配套,为进一步提高粮食增产潜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三,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建立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新型经营模式。在着力培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探索通过联耕联种、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组织形式创新,建立健全专业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分散生产主体之下的规模化联合经营,解决小农户应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困难与障碍,以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组织效率共同推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第四,创新农技推广模式,以田间管理的强化促进增产增效。推动科技服务由“蜻蜓点水式下乡”向“深度扎根农村”转变,推广“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持模式,以科技人员田间管理和水肥投入的过程辅导和典型示范为基础,通过“干中学”增强新技术的采纳接受程度。并在实践反馈中,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现实问题因地制宜调整增产技术方案,增强技术的地区适用性。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