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农业 甘肃农垦“有一套”

“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重要基地,我们这里使用滴灌的玉米地块,其苗株长势旺,缺苗少,散粉时间长,授粉率高;生育期滴灌亩用水量230立方米,较大水漫灌节水52%;玉米测产367公斤,较漫灌地块增产近30%。在省钱方面更是优势明显,亩节约水费75元、肥料费60元、人工费40元……”前不久,记者来到甘肃农垦条山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玉米基地,随行的公司副总经理张庆春一口气罗列出节水技术所表现出的诸多优势。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高效农田节水农业是重要的实现路径之一。近年来,甘肃垦区通过建设农田节水设施、推广滴灌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技术服务体系等措施,并与科学施肥、栽培管理、品种引进等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甘肃垦区特色的农业节水“套路”。

垦区滴灌应用成甘肃样板工程

甘肃河西走廊分布着农垦所属的16个农牧场,地域分布处于河西河灌区的下游和偏远之地,干旱缺水如同“紧箍咒”一般制约着垦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困难天然存在,但我们不等不靠,结合甘肃垦区的气候地理特点,多年坚持不懈,农田灌溉方式由最初的大水漫灌,到推行小畦灌、沟植沟灌和田间低压管道输水,再到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节水技术,用有限的资金,不断攻关节水技术,在短短的时间内,让滴灌管带在垦区农田里不断延伸……”甘肃农垦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树军说,采用节水技术后,实施滴灌的农作物,亩年用水量由原先的1000立方米下降到400立方米以下。

针对不同的区域小环境特点,甘肃农垦主推了三大节水技术模式及配套技术:在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农场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以制种玉米、小杂粮、棉花为主导作物,亩均节水150立方米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平均增产10%以上。在土层薄、粘重,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季节性干旱缺水的农场推广垄膜沟灌技术,围绕小麦、大豆、蔬菜和瓜果生产,节水率达40%,平均增产10%以上。针对区域性、季节性干旱的农场推广垄作沟灌技术,节水率达20%,平均增产达5%。

“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唯有打出组合拳,才能创造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大效益。在研发推广节水技术的同时,甘肃农垦还将科学施肥、栽培管理、品种引进等技术有效结合,促使高效节水农业突飞猛进。目前,甘肃垦区节水滴灌工程已经成为甘肃省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样板工程。”杨树军说。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