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产业联盟成立 农业订单服务将成未来发展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 李俊霞)用地养地相结合、肥料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为种植者提供订单服务将成为未来农资产业发展的新模式。2月27日,土壤肥料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召开。
土壤肥料产业联盟理事长、农科院资划所副所长陈金强指出:目前国内耕地用养严重失调、生态环境恶化,培育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给土壤肥料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希望土壤肥料联盟成立后,团结和组织联盟成员实现土壤肥料产业协调、创新发展,共同围绕产业整合式创新,为农民提供施肥和养地综合解决方案,以市场经济规律探索农业订单服务创新模式,实现联盟功能“下沉”。
联盟秘书长王旭介绍了联盟的具体情况。未来工作将以“耕地养护+化肥控施行动方案”为主题,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优质目标,探索终端施肥服务创新模式;二是展示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的区域效果,推动土壤调理剂产业与养地服务创新发展;三是联手力推畜禽粪便资源优化利用,加快堆肥标准化和有机肥料产业升级。实现行动方案的发力点是为种植业者“私人定制”:提供施肥、改土、用水等一揽子服务清单,服务生产过程,进而延伸至服务农产品产业链。
实现化肥零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不仅应该提高肥料质量,也应该同时关注作物的最佳施肥量,在最佳施肥量时才能获得最高产量。对此,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指出了当前肥料发展的七大困境。目前肥料在需求量趋稳、产能过剩、环境压力增加、价格波动大的发展背景下,还面临着生产规模集中度不高、复合率低、有机肥料定位不精准、功能性肥料的标准亟待制定、二次加工比例过大、过度加工和概念炒作、肥料标准过细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农环办负责人孔源等就保障粮食安全、关注土壤健康等发表了见解。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为技术支撑单位。
包括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等农资企业在内的120余家支持单位的相关代表参加了会议。
(责任郝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