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除了调品种 还要做些啥

除了调品种 还要做些啥(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难在哪)
——来自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调查

对于买菜,市民希望的是,买到篮子里的都安全放心、健康美味。
对于卖菜,菜农盼望的是,自己种的菜不愁卖,钱包变得鼓鼓的。
本该相融的两个愿望,却时常在现实中擦肩而过。安全、优质的好蔬菜,让许多消费者感觉遥不可及;而忽高忽低的菜价,又让忙碌了一年的菜农有些伤心。
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时常遭遇质量不够稳定的供给,蔬菜产业的难题如何解决?突围的不二方向,应是从生产环节着手推进改革,通过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但是,现实中结构调整却依然面临着不少难题。
蔬菜品种越来越丰富,但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证却总令人困扰
每天一大早,济南市民王大妈就拖着小车,直奔离家二三百米远的菜市场采购。为一家人的吃喝操持了几十年,王大妈对菜篮子里的变化看得清清楚楚。
“以前冬天就是白菜,家家户户存上一大堆,现在这菜品种多丰富,有的都叫不上名来。”尽管如此,王大妈也有犯愁的事儿。“最喜欢的还是老家亲戚送来的菜,吃着放心。这电视报纸上整天曝光农药残留、化肥滥用的,咱哪知道买回来的菜安不安全。”
王大妈的担心,很多市民都有。近30年来,冬暖大棚技术的突破,各地蔬菜产业的发展,运输物流的发达,让蔬菜产品突破地域、季节限制,丰富着国人的餐桌。但数量、品种的增加,并未与“质”的提升同步。尤其是部分地区化肥、农药的不规范使用,让舌尖上的安全成为挥之不去的困扰。
有着“中国蔬菜之乡”美誉的寿光市,蔬菜种植面积84万亩,年产蔬菜439万吨。为提升蔬菜生产品质,寿光市持续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水肥一体化。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7年实施“设施蔬菜沃土工程”“根结线虫病防治工程”“绿色植保工程”。围绕蔬菜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安全监管网络不断完善。
不过,问题依然不少。菜农分散种植,仍是蔬菜生产的普遍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夫妻俩,种出来的蔬菜也未必一样,更何谈标准化生产。农资经营同样分散,寿光市756个种菜村,光肥料店就有5000余家,平均每个村七八家,产品鱼龙混杂。蔬菜销售同样散乱,赶上收获的季节,一个村口就有好几个收购点,监管检测难度很大。
“这种开放的农业资源配置,使得蔬菜的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都无从谈起,势必影响蔬菜产品的品质,这是当前蔬菜频出安全问题的根源。”《北方蔬菜报》社长朱在军,心里有着深厚的蔬菜情结。“蔬菜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提升品质,种出安全、放心的好蔬菜。”
改革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模式+植入新技术+精准管理,实现生产的标准化
蔬菜之家联合社(以下简称联合社)的名头,在寿光农村越来越响亮。这个以《北方蔬菜报》专业技术团队为运作主体的机构,依托村“两委”领办蔬菜专业合作社,试图重新定义和塑造合作社,把原本开放的蔬菜生产环节全部封闭起来。
“这些年各地成立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不少,但没有控制住蔬菜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很多合作社更是‘空壳’,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本组织不了农民。”菜农之家联合社理事张君杰认为,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要依靠菜农的组织化来实现。
菜农们的想法,与此不谋而合。联合社的技术人员下乡调研,古城街道北孙云子村菜农吴兆刚直言不讳。“都知道现在这样种菜不行,盼着有人把我们组织起来,种出更好的菜,要不然,这么多年树起的牌子早晚会倒掉。”
在寿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社已在13个村建立12个合作社,组织社员340多户,形成了“联合社+合作社+社员”的封闭生产组织体系。通过对蔬菜生产的全程植保服务管理,联合社推广良种良法,初步实现了以组织化、标准化保障蔬菜品质的组织模式。
“蔬菜安全,说到底就是农资安全,尤其是用肥、用药安全。”朱在军的另一个头衔,是联合社理事长。“我们对进入合作社体系的农资产品严格把关,对合作社、社员封闭供给,把可能伤害到土壤生态、可能导致蔬菜质量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排除在体系之外。”
新技术,是蔬菜生产不可或缺的利器。在洛城街道冯家尧河村,菜农李新章又重新种起了茄子。而这距他上一次种茄子,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以往管理难、病虫害多的问题,如今已经破解。
“这套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根据光照自动控制浇水施肥,啥都不用管。”虽然赶上了二十几天的连阴天,李新章的茄子长势一点都没受影响。“你看这根,不是长在土壤里,都扎在椰糠做成的基质里头。”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服务站总经理索元峰介绍,过去菜农种菜凭的是经验,做不到精准管理,大水漫灌多,喷药施肥多,土壤易板结,病虫害也多。“现在按照设置好的参数,由电脑掌控各个节点,可以节水40%—50%,节肥30%—40%,减少用药60%。”
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依然不少,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最终要靠专业化农民
这几天,正是油瓜采摘的高峰期。50岁的冯传忠好不容易趁装车的工夫抽根烟,顺便跟记者聊上几句。他种的3个棚,都是去年新建的,面积大、顶棚高,比老棚采光好、提温快、虫害少,还可以应用各种机械,干起活来省时省工省力。
“唯一的不好,就是用水不便。这片地是无水区,我打了5眼上百米深的井,水都不好。”说起这事,冯传忠笑言当初“看走了眼”。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地块才容易成方连片,不然哪建得了这么大的棚。”
冯传忠的家,在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冯家花园村。这里的村民,有20余年的蔬菜种植习惯。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这种新棚优势明显,但依然在老棚里种菜的村民为数不少。
“土地调整是个大麻烦,过去土地承包多是依南北走向分地,但大棚种植为了采光,一般是依东西走向。”高里街道农技站长吴世连说,建先进的新棚,土地流转就要涉及好几家农户,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很难达成协议。
在《合纵连横——助推寿光蔬菜产业再发展》一书中,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作者王新文、信俊仁,对这一困扰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有分析。“农户想通过扩大面积发展蔬菜生产难以做到,大棚翻建改造又相互掣肘阻力大,放弃蔬菜生产农民又舍不得手中的技术。”
除此之外,菜农的年龄普遍偏大、职业化水平偏低、文化程度不高,也制约着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尽管各地都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屡见不鲜。
联合社的技术人员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大棚内的温度,专家讲的虽然没有错,但却忽略了一个细节——菜农挂温度计的位置,往往与自己的视线持平,而这里的温度要比地面高出两度。如果菜农按专家讲的做,蔬菜长势就会受影响。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关键是要摸清楚农民需要什么;培训的方式、内容,不能与农民的需求和实践脱节。”寿光市农业局研究员许美荣表示,蔬菜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最终还是要依靠专业化的农民来实现。 (卞民德)(责任董艳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