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白粉病 选择啥药最理想
自从我的《选用烯唑醇防治小麦田白粉病切莫盲目加大用量》一文发表以来,有多位朋友打来电话询问,使用烯唑醇防治小麦白粉病既然风险这么大,还能用什么药,效果好还风险小呢?
现在我告诉大家,其实,使用烯唑醇防治白粉病风险并不大,重要的是要注意按照推荐用量使用即可,不要盲目加大用量。还要告诉大家的是防治小麦白粉病当然还有其他类型如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但主要还是以唑类杀菌剂为主,如戊唑醇、己唑醇、晴菌唑、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且盲目加大用量都可能抑制作物生长,只是烯唑醇抑制作用相对较强,特别要注意这一点,除此之外,还是可以放心大胆使用的。而且以上各种杀菌剂按照相应的推荐用量防效也都是很好的。主要还是要注意采用复配制剂或交替使用,不要连续使用,不要盲目加大用量,避免产生抗药性。
另外,还有朋友问我,让你推荐你推荐哪种杀菌剂?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对于易发病的小麦品种和小麦田块,我认为预防总比治疗好。其理由是,采取预防措施可随时用药,保证小麦正常生长,苗强苗壮,而等小麦发病后再进行防治,其一是,不能保证气候正常随时用药,一次把病害彻底治好,其二即使能够一次彻底治好,麦苗及麦叶等都还有要有一个缓解和恢复的过程,多少总会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我的建议是以预防为主。对于药剂的选择,如果本地近年来很少用或是根本就没用过,把我推荐的话,我认为最好还是用醚菌酯。其理由有三,发病前用药效果好,药效高、增产效果明显。具体如下:
1.醚菌酯是一种新型仿生类广谱低毒杀菌剂,对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的作用,其杀菌机制主要是破坏病菌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阻止能量ATP的形成,而导致病菌死亡。该药可作用于病害的各个过程,通过抑制孢子萌发、阻止病菌芽管侵入,抑制菌丝生长、抑制产孢等作用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醚菌酯具有渗透层移活性,要积分不均匀,药性稳定,;亲脂性好,易被叶片和果实的表面蜡质层吸收,并呈气态扩散,可长时间缓慢释放,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喷施后叶片亮绿,具有提高光合效率、增产增收的作用,并可诱导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免疫特性。并且在病害发病前用药效果最好。
2.据多家植保部门和专家的实验和报刊报道,每亩用30%的醚菌酯30克,对水25公斤进行叶面喷雾,药后20天,药效还能达到83.0%~93.4%,比三唑类的药效高出40%~60%,还能减少用药次数,省工省力。
3.另据安徽化工报道,试验表明,30%醚菌酯SC每亩第一次施药50毫升后8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明显,防效高达93.4%,第二次施药14天后防效达94.6%。在推荐施用浓度范围内,药效高,持效性好,对小麦和天敌生物无不良影响,且增产效果明显,达20%以上。
为此,笔者建议,对小麦苗量过大,易感染或可能发生白粉病、锈病小麦田块,在小麦抽穗期进行第一次一喷三防的过程中,选用亩用30%的醚菌酯30~50毫升与适量的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进行二次稀释,对水25~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效果一定会不错的。
责任赵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