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猴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大年初二孙强博士惦念着西山岛上590余只珍贵猴子

转基因猴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大年初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孙强博士赶着回苏州,他惦念的是西山岛上590余只珍贵的猴子。

作为神经所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的主管,他要第一时间回到“围着猴子转”的队伍里。上月底,神经所仇子龙研究组与孙强团队合作创建的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自闭症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后,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构建转基因猴的技术刚刚成熟,我们力争每年出2-3个疾病动物模型。”

猴子王国

猴年新春天气不错,猴儿们也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宽敞的猴房,享受阳光空调房的待遇。“给猴子住单笼,当然更便于管理。但猴子在大自然中是群居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离群索居,健康和精神状况都会变差。”所以,除非有特殊情况必需单独操作,西山的猴舍通常都是22-28平方米的大开间,顶棚部分透明可采光,适合10-15只猴集体生活。大猴房里有水源热泵,单笼里有中央空调,绝对不会让猴子们冻着。据孙强介绍,食蟹猴不怕热,夏天都不用开空调,冬天则保持18℃-22℃的室温。

猴的一日三餐足量、丰富,不仅管饱,还管预防肥胖。除了标准化饲料,每餐都要补充蔬菜水果,“因为食蟹猴不能自然合成维生素C”。香蕉、苹果和花生是它们最爱的食物。猴舍里还为它们配备了玩具:地洞、拉杆、吊环、秋千……

科学世界

小鼠是我们最熟悉的实验动物。但是,很多复杂的疾病啮齿类动物无法模拟,好多药对啮齿类动物也不起效。猴是另一种必不可少的模式生物。不仅可用于脑功能、艾滋病、生殖健康等复杂研究,而且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研究,猴也能更好地“扮演”人的角色。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告诉记者,如果人类不求助于灵长类实验动物,恐怕20年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自闭症等复杂疾病患者快速增加,却依旧无药可医,会让全世界的医疗系统都崩溃。

其实,人类对实验动物最好的回报,是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人类生活。比如,为了将食蟹猴从出生到性成熟和怀孕的一代时间由5.5年缩短至2.5年,孙强团队找到了精巢异体移植的捷径。取1岁多的小猴子一侧睾丸,切片后移植到不会出现排异的裸鼠背部皮下孵育,第10个月便可看到猴的精子。再不多久,便能得到试管猴。“如伦理上许可,这个方法可帮助那些童年时接受过放化疗的男孩,保留拥有下一代的机会。”

人猴情谊

“照顾一只猴子,真的就跟照顾一个孩子似的。”成功培育一只试管食蟹猴,需要观察月经周期、采精、超数排卵、腹腔镜手术、新生猴护理……相处久了,实验师分得清每只猴的不同长相,每次上前观察母猴月经情况时,猴子还会主动配合检查。

每一次操作,都是竭尽所能的细致与温柔,谁都不舍得让猴子受苦。孙强举例说,取卵用的针,比圆珠笔芯还要细很多;腹腔镜手术最大的开口半厘米,而猴子之间打架,伤口就好几厘米,多会得到精心治疗。每一只猴子,即使不再有实验用途,都要为它养老送终。

《新民晚报》 2016年2月10日 A3

作者:董纯蕾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