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鲑鱼发明者丘才良:申请FDA认证 要求严苛
1月25日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去年11月19日宣布,一种名为“AquAdvantage Salmon”的转基因鲑鱼可供人类安全食用。这是FDA史上首次批准供食用的转基因动物,具有开先河之意义,但也正因其背后所牵涉的复杂问题,这项批准可说是一波三折,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转基因食物人士中激起千层浪。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20年前发明转基因鲑鱼的丘才良教授来说,转基因动物面对比转基因植物更加严苛的审查,供人类食用的转基因动物若要“通关”更是难上加难,但他相信这样的研究更具影响力。
去年11月19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宣布,一种名为“AquAdvantage Salmon”的转基因鲑鱼(也称三文鱼)可供人类安全食用。这是FDA史上首次批准供食用的转基因动物,具有开先河之意义,但也正因其背后所牵涉的复杂问题,这项批准可说是一波三折,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转基因食物人士中激起千层浪。
距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在1995年首次为该鲑鱼提出申请,到现在已经20年。作为该科技的主要发明者,丘才良教授虽然持有该公司股份,但由于专利权在五年前已过期,无法拿到专利费。不过,眼见多年的研究成果终于获得认可,73岁的丘教授感到心满意足。
丘教授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早年到南洋大学求学,后来负笈加拿大,1999年回到新加坡,结束了在加拿大长达20多年的旅居生活,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系荣誉终身教授。丘教授日前接受本报专访,讲述他在发明以及申请专利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这位精通双语的南大生以华语受访时,科学词汇的华文名称都是信手拈来,自然流利。
转基因鲑鱼生长速度比普通养殖鲑鱼快约一倍。一般鲑鱼用三年的时间长成四至五公斤,基因改造鲑鱼只需18个月就能达标。由于生长期缩短,抗冻能力差的鲑鱼可减少受寒冷气候的影响。
机缘巧合研发出转基因鲑鱼
不少科学发明都有机缘巧合的成分。20多年前,丘才良正在研究如何用鳕鱼的胰脏探讨胰岛素人工合成。当时,他有一个装着海水的室内养殖池,但有一年,注入池里的海水温度降到摄氏零下1.3度,结果200多条鳕鱼全部死亡。不久后,他的一个同事从鲑鱼养殖场回来,告知那里的鱼因为海水过冷,全部死去。这两个事件促使丘才良思考,要如何将抗冻蛋白的基因转入鲑鱼。
不过,该研究进展得并不顺利,幸好丘才良并没有放弃,而是激发他想到通过生长技术,缩短鲑鱼生长期,最终成功研发出转基因鲑鱼。
2013年,转基因鲑鱼距获得FDA批准只有一步之遥,但它在美国激起的热议,让这项研发止步于获批准门外。由于涉及很多政治因素,申请专利的过程拖延很久,鲑鱼产地阿拉斯加州的议员,甚至是奥巴马总统那位推崇有机食物的厨师,都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FDA收到上万份抗议书,一些人也为此到白宫前示威抗议。
对于这些风风雨雨,丘教授虽深表关注,却只能冷静以对。丘教授认为,在这场争议中最重要的是“从科学的角度提供论证”。
他说:“反对的声音基本上可归纳成两大类,绿色团体或反对转基因食品人士。对于这些群体,我们已从科学论点上做了引证,一些著名科学家、科学团体都支持我们,认为批准不应被延迟。”
早期曾有很多人问丘教授,为什么不去更容易批准的国家提出申请。丘教授认为,该发明是生物科技中的颠覆性科技,是改变游戏规则的科技(game-changer)。虽然FDA的要求极为严苛,但丘教授觉得这个挑战很有意义。FDA是“金字招牌”,具有其他机构难以匹敌的影响力和威信。
“为什么不去别的国家申请?我的理由很简单。我不要给人一个印象说,我在推销一个不安全的、FDA还没批准的产品。”
申请FDA认证要求严苛
丘才良教授说,转基因鱼要得到FDA的批准,首先要证明,鱼的基因能一代传一代保持不变,鱼不单要健康,而且各方面的营养价值和普通养殖鱼一模一样。其次是要确保不会出现意外逃脱,和野生鱼交配产出异种。丘教授说,要达到这一点,一是对受精后的鱼卵进行雌性化,使每个鱼苗都是雌性的,其次通过染色体技术确保转基因鱼是不育的。也就是说,送到养殖场的鱼苗是不育的。第三个安全措施是在养殖场设置保安,阻止外泄。
为进一步确保不会出现逃脱,转基因鲑鱼的生长地点也是经过仔细考量,目前只在全球两个地方。
鲑鱼最大特点就是在淡水里产卵和孵育小鱼。转基因鲑鱼是在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育种。受精卵经过处理后,空运到巴拿马内陆的养殖场,在当地长大成四公斤的鱼。
丘教授说,育种设施采用淡水,鱼即便跳出,周围是海水,所以就无法生存。鲑鱼只能生存在15摄氏度左右的水中,巴拿马周围的水温约25摄氏度,因此鱼如果跑出来,也无法生存。
丘教授说:“我们呈交了全部资料给FDA,他们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国际会议上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可以说,从FDA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它承受了很大压力。”
传授经验己达达人
在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而今丘才良教授关切的重点是教导大学新生,以及推动和亚细安大学的交流和沟通。
丘教授说,他现在很喜欢教Freshmen Seminar(新生研讨会)。这个小组只有15人左右,丘教授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
他的另一关注是促进本区域大学间的交流。他介绍说,通过李氏基金、新加坡树胶厂公会(Singapore Rubber Millers Association)的资助,缅甸仰光大学的教师前来国大观摩。
“仰光大学历史悠久,可惜这三四十年里非常落后,因为受到军人政权影响。来交流的还有泰国和越南等地的大学师生。我认为这些工作很有意义,因为亚细安10个国家,教学和科研的差距太大了。新加坡做得最好,但我希望我们能协助其他亚细安国家跟上。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也只能这么做,不可能跑去那边帮他们办企业什么的,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培训他们。”
这些工作也与他当年选择回到新加坡的初衷一致。谈及当年的决定,如今儿孙满堂的丘教授说:“在国外,说实话,已经是教授,而且有一定地位,科研进展得也很好。继续做科研,大不了就是多一篇、少一篇文章,都是个人的荣誉。但回来新加坡,可以利用在国外的经验,在教学和科研上,协助我们的大学,把新加坡的大学办得更好,更科研化。”
早期曾有很多人问丘教授,为什么不去更容易批准的国家申请。丘教授认为,该发明是生物科技中的颠覆性科技,是改变游戏规则的科技(game-changer)。虽然FDA的要求极为严苛,但丘教授觉得这个挑战很有意义。FDA可说是“金字招牌”,具有其他机构难以匹敌的影响力和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