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万元

黑龙江日报2月2日讯 去年,牡丹江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提质增效,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万元,增幅保持两位数,在全省实现“十三连冠”。

近年来,牡丹江市坚持把特色农业作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不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破解可用耕地有限的实际问题,紧贴国家和省扶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一边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能力,一边引“金融之水”,不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2015年,该市用发展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化农业,以食用菌、畜牧业、果菜、白瓜子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成为提升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原动力。

数九寒冬,走进海林市食用菌园区,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这几天,他们正忙着装袋、接菌,为下一步食用菌种植做好准备。光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伟明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要生产600多万袋猴头菇,当前正是做菌的关键时期,每天必须加工到4万袋才能在下地摆栽前完成既定目标。同样的场景,在东宁、穆棱等地的工厂车间、农民家里也随处可见。东宁县黑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去年11月份投产以来,已经生产200多万袋黑木耳菌包,现在产量已经达到了每天6万袋,由于来自黑木耳种植户的订单源源不断,所以产品还是供不应求。

据牡丹江市农委总农艺师赵普昌介绍,目前,全市食用菌栽培规模已达到41亿袋(块),总产量突破200万吨,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其中黑木耳、猴头菇、滑子蘑三大主菌种栽培规模分别占全国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八分之一。牡丹江被评为“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海林成为“中国猴头菇之乡”。

近两年,该市畜牧产业继续突出骨干品种,构建起中东部肉牛、中南部生猪两大产业板块。同时,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畜牧产品不断向精品行列迈进,去年,全市肉牛、生猪出栏量分别达到20.5万头、190万头,畜牧业实现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5.5%。

一垄垄肥沃的土埂上覆盖着茂盛的草莓苗,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静静的躺在绿叶丛中,芳香阵阵、沁人心脾。如今,宁安市兰岗镇古塔田源家庭农场种植的棚室草莓、芹菜、苦菊长势喜人。去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37万亩,棚室菜规模达到5.3万亩,其中累计建成千栋以上蔬菜基地8个,打造了牡海宁为主的中部蔬菜产业板块。

近日,在宁安源丰对俄国际物流园区,一车车圆葱、苹果等新鲜果蔬被“保暖”后装上俄罗斯大货车,“跨出”国门,24小时之内就摆上了俄罗斯人的餐桌。据了解,牡丹江市每年实现外销蔬菜35万吨,其中对俄出口15万吨,地产果蔬出口一直保持全省首位。

林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该市新建续建了林口龙爪镇沙棘、东宁大肚川镇大榛子等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有效带动了全市林下经济向骨干品种集中,向区域化集聚。去年,全市新增坚果林5.15万亩,浆果作物1.71万亩,北药1.11万亩。

    (文章来源:东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