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跨国公司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在华跨国公司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 —
新常态 新机遇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上一些人不太适应,甚至借此“唱衰”中国经济。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在华跨国公司从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看到了新机遇,并不断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主动抓住新机遇,及时扩大投资,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
韩国公司——
赶上“黄金时代”
全球最大咨询公司之一埃森哲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1月初公布的对跨国企业高管的联合调查显示,即便面对诸多不利的外部因素,跨国企业高管对中国市场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并将继续扩大投资。多达72%的受访者表示有信心应对未来3年的挑战,66%受访者预计他们的企业在未来10年依然能够实现高增长。另外,71%的受访企业计划今后增加对华投资,24%的企业表示将大幅增加投资。跨国企业高管普遍认为,中国市场未来能继续为其产品创造巨大的需求。
韩国希杰集团中国区总裁朴根太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确实让在华外企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压力,但中国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政府对服务业日益重视,这对希杰这家韩国生活文化企业带来了利好,大力开发中国市场恰逢其时。
“中国是我们的未来,我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梦’,那就是希杰中国的业务量赶超希杰韩国。”朴根太表示,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中都越来越重要。现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关系和贸易伙伴关系,中国对于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韩中自贸协定生效,双方更加快速的市场准入和广阔贸易前景,也为两国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韩企在华发展赶上了“黄金时代”。
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委员李凤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遇到了新的挑战。在华韩国企业正对此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一方面从既存的上下游、分工的垂直互补合作模式转向水平合作,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增强自身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此外,随着中国政策的变化,韩国企业正在寻求进军中国内需市场和服务业市场的机会。
德国公司——
主动适应调整
德国《商报》近日推出关于中国经济的专版,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转变,但“硬着陆”不会发生。汇丰银行(德国)有限公司董事卡罗拉·冯·施迈托夫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政府推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有关中国经济崩溃的预言夸大其辞。恰恰相反,中国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仍然富有吸引力。”
德国西门子公司首席技术官西格弗里德·鲁思沃在日前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说,中国经济去年6.9%的增速依然是全球最高的增速之一,考虑到中国的经济总量,中国经济的增量依然相当可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仍然拥有光明的前景。
德国工商大会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从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转向更注重服务、科技和内需。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速放慢,一些产业可能会发生剧烈甚至痛苦的变化。德国在华企业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做出相应业务调整。总体而言,在华德国企业对中国经营环境保持乐观。因为即便增速放缓,中国依旧是德国企业的重要市场和基地。报告还强调,中国经济转型将给德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增长潜力,虽然这种需求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存在差异。预计环保、医疗、高技术制造和消费品行业将成为德国企业的发力点,反过来这些领域也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正在带动新模式、新产业的诞生。旅德青年创业者高松在德国波兰边境成立了一家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的海外物流仓库,成为中国电商平台面向欧洲消费者的中转站。每年有数百万件装有消费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文具等的包裹从中国运抵这里,然后销往德国乃至欧洲各地。高松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电商业务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海外仓库的建设。欧洲消费者只要在网上一点鼠标,大多数商品24小时之内就能送抵家门,既给了海外消费者便利,也促进了中国国内就业。
美国公司——
没有感到“逆风”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在华的美国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根据中国美国商会1月20日发布的调查结果,与其他发展中市场相比,中国依然受美国投资者青睐,有60%的受访美国企业将中国列于投资重点的前三位,中国国内消费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兴起将为美国企业带去许多重要的商业机会。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亚太区公关总监永田浩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航并没有感受到中国经济减速带来的“逆风”,中国市场依然充满大量发展机遇,依然是美联航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国际市场之一。尤其是中美两国放宽签证政策后,对两国之间航空业将会发挥长期促进效应。美联航会继续密切关注中国市场动态,寻求更多发展空间。
现在每天有1万多人通过空中航线往返于中美之间。据永田浩二介绍,目前美联航每周有80趟航班从北京、成都、香港和上海飞至美国本土。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美联航调整策略,将目光瞄准中国的二线城市,寻找增长机会。
在不久前落幕的2016年北美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也表达了她对中国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信心。“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从长期来看依然会保持可观的增长。”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向本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2014年至2018年,通用汽车在华投资额将达140亿美元。根据通用汽车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国和北美是2015年通用汽车表现最为亮眼的两大市场。2015年,通用全球销量创历史新高,共售出980万辆汽车,其中在中国地区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表示,他期待通用汽车今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本报驻韩国记者 陈尚文 本报驻德国记者 管克江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