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结硕果 转化服务显成效

双季稻早籼晚粳机插秧高产技术万亩示范区“十二五”期间,省农科院积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竞进提质,奋发有为,自主创新成果丰硕,成果转化卓有成效,为建设湖北农业强省,推进“三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硬支撑。

科研立项数量及档次攀升新高度。“十二五”期间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83项,落实科研计划经费8.82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增长了81.6%和112.1%,实际到账科研项目经费达到7.63亿元,年均1.5亿元,有力保障了科研活动。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和农业行业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转基因重大专项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先后落户该院,占全部项目总数60%以上。

科技创新成果实现新突破。“十二五”以来,该院平均每年获得科技成果百余项,总计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1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约占农业领域一等奖1/3。该院以第二完成单位参与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该院近年来获得的最高奖项。“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药杀菌剂的创制及其应用”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全国仅20项)。

5年来,该院选育动植物新品种54个,约占全省1/3。其中通过国家审(认)定的农作物品种12个,杂交中稻新品种“广两优272”获得超级稻认定,成为该院培育的第二个超级稻品种,也是我省第四个超级稻品种;获得生物农药(兽药)新产品登记7个,开发新产品25个;申报各类专利31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7项,制定地方标准138项;发表科技论文2035篇,其中SCI收录197篇。

科研平台建设跃上新台阶。该院争取资金3.5亿元,建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茶叶等8个科技创新试验大楼,形成了南湖农科创新集群。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中心成为该院首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目前该院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建立了国内首个高山蔬菜试验站,建成了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青砖茶、甘薯、专用糯稻等校(院)企共建研发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学科入选农业部“学科群”建设计划,10个农业部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站获得批准立项。科研平台总数居中部六省农科院前列。在建设好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积极加入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组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并率先成立了区域性湘鄂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位于鄂州市的湖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获省发改委批复,被纳入了省“十三五”规划农业板块重点建设项目。华中药用植物园被纳入国家药用植物园主体园。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绩。该院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重点构建了“技术主导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成果转化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创新体制机制,服务“襄阳百亿斤粮食大市建设”、“一红”、“一绿”、“荆州壮腰工程”、“荆门中国农谷”和“秦巴山区连片开发”等省级战略。大力开展院市、院企科技合作共建,与全省47个粮食主产区政府、248家涉农企业合作,共建26个专家大院和一批联合研发中心和省级工程中心,科技支撑“四个一批”工程,与国宝桥米、福娃集团共同打造“国宝桥米”、“福娃大米”2个中国名牌产品,该院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鄂中5号被两家企业订单生产10年,面积达到50万亩,占全省优质稻面积的50%。着眼“一带一路”,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走出去战略,2014年该院育成的猕猴桃品种“金水Z56”转让到意大利,杂交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和食用菌、水产品、食品等加工技术产品推广到欧洲、亚洲、非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五”期间,共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510项,示范辐射面积2亿亩,指导服务农民200多万人次,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500亿元以上。该院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率由“十一五”期间的49%提高到目前的56.2%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