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大力发展与推广生物肥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专家对话现场。

“由于土地的高强度利用和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土壤酸化、盐碱化、耕层严重板结、有机质下降等土壤退化问题以及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因数。”日前,在北京举办的“微生物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有关专家建议,应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的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生物肥料,修复土壤生态功能,保持土壤活力,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专家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生产实现了九年增,农民收入实现九年快,今年粮食有望实现十年丰。为了保持粮食的持续增产,我国种植业结构上削减了大豆等具有培肥地力作用的作物面积,大量增加高产作物玉米的面积,并以大量的化学肥料投入、消耗水资源为代价,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令人十分忧虑。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土壤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连续的重茬种植,加之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农药残留等造成土壤有害物质富集,多数土壤处于亚健康状态,土地生产能力严重下降。”长期跟踪研究我国耕地质量的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徐明岗研究员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土地的高强度利用,导致我国的耕地质量普遍较低,目前有机质含量小于1%的耕地面积占到了26%,我国有70%左右耕地为中低产田。目前,我国南方土壤酸化趋势日益严重,华北平原土壤耕层严重板结,有“黑土地”之称的东北土壤的有机质逐年下降,全国有5亿亩耕地盐碱化,土壤的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使土壤的其他功能也无法发挥作用,由此也造成肥料利用率很低下;另外肥料的大量流失,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倡导农民使用有机肥的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微生物肥料,是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食品,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生物肥料产业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发展目标,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实践证明,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达到培肥地力、恢复土壤活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净化和修复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等作用,不仅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可改善农产品的质量。

作为此次论坛承办方的负责人——北京航天恒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中文表示,航天恒丰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微生物在农业应用上的广阔前景和产业创新的巨大空间。公司以四项发明专利作为技术支持,选育出高效、多功能的微生物菌种成功进行了“神舟八号”飞船的太空搭载,使菌种菌剂的稳定性、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在菌种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生物技术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从国家层面上,已将生物肥料定位到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产品。”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菌种质检中心主任李俊介绍,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微生物肥料登记,随着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的制订和完善,促进了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我国微生物肥料规模生产企业达850家,年总产量为950万吨,产能占到我国化肥生产总量的十分之一。目前,生物肥料已在经济作物上广泛使用,并得到了农民朋友的逐渐认同与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