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分质量等级销售要破障碍
都是绿萝卜,卖价基本都一样;都是芹菜,无论质量好坏也都是一个价。长期以来,优质农产品混同于一般农产品,价格没有竞争优势,让不少农户伤透了脑筋。要想鼓励农户生产更多优质农产品就要扫清相关障碍,就应该尽快让优质农产品卖上一个好价钱。
要从根本上做到农产品质量分等级销售,首先要从田间地头开始。一是做到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允许进入流通市场,就地销毁;二是优质农产品贴标上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建立对农户农产品检测的补贴机制,鼓励农户主动申请检测,而不是由主管部门抽检代替。但是目前有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不对个体农户服务,或者是因为检测费用过高,造成个体农户无法检测。这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规范检测的收费标准,尽最大努力对农户进行倾斜。
按照我国目前对农产品的质量等级划分标准,最低的质量等级标准应该是无公害农产品,其中核心内容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缺乏严格的质量检测,有的市场只对部分蔬菜进行抽检,有的则根本不检测,所以造成普通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分不出好坏。其次就是要加强市场农产品质量监测:大型批发市场要全部进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超市、零售市场也要进行快速检测,让不合格农产品露出“原形”,让优质农产品大放异彩。这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检测制度,配备专业人员和完整的检测设备,三者缺一不可。
农产品要按照质量等级销售,还要逐步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凡是进入销售市场的农产品必须要有当地主管部门提供的质量检测合格证书,并接受现场质量抽检,只有两者都达到相关标准后才能进入市场进行销售。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沟通机制,对进入本地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可委托对方检测部门对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并出具相应的质量安全检测报告。对于没有当地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并且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市场监管部门要拒绝其进入市场销售。(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