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杂交水稻一半功劳归南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

“因为南繁,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连续取得突破,时间至少提前10年。”

4月16日,海南日报记者就南繁主题采访袁隆平院士时,老人家这样说。

因为对杂交水稻科研与推广的突出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4年,袁隆平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1968年,他来到三亚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科研;1970年,在三亚发现的“野稗”,为他的杂交水稻研究打开突破口;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基础。

中国是目前全球水稻总产量和亩产量两项世界最高纪录保持者。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推广是关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杂交稻种植面积为1700万公顷,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8%,平均每公顷产量约7.5吨;而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约1.5亿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仅4吨。

建省办经济特区25年,南繁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海南气候独特,特别是位于三亚、乐东、陵水等地的南繁基地,为我国种业发展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袁隆平说,中国超级稻计划1996年开始启动,前三期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分别在2000年、2004年连续取得成功,主要是由于利用南繁将育种周期缩短50%,将时间至少提前10年。

前不久,农业部在南繁基地启动超级稻四期的亩产1000公斤攻关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实现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品种。

海南气候条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是冬季育种制种不可替代的宝地。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南繁的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大为改善。

袁隆平说,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南繁建设的投入,改善土壤条件和水利设施,特别是要做好南繁科研基本耕地的保护,加快南繁事业现代化,使南繁走向机械化、电气化和智能化。

对于海南农业发展,袁隆平建议,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要充分利用热带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农业变成一个美丽事业,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让“农民”成为一个让人向往的职业。

亲历者说

中国超级稻计划1996年开始启动,连续取得成功,主要是由于利用南繁将育种周期缩短50%,至少提前10年。(周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