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结构调整硬仗 夯实种植业发展基础

编者按:2015年12月26日,农业部在京召开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会议指出,要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重点在“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马铃薯主食开发等工作上力争突破,加力推进落实,打赢结构调整这场硬仗,夯实现代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持续有力支撑。多个省份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本报今日集中报道相关做法,敬请关注。

山东:示范引领农业走向绿色化

本报讯(记者赵广飞)近年来,山东省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要求,以建设高标准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为抓手,以集成推广绿色增产技术为重点,推动粮食生产向绿色高产高效发展,示范引领农业向现代化、绿色化方向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

山东省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建设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的高标准粮食高产创建田2280万亩,占全省粮田面积的40%,打造粮食核心区。

整合分散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在省级统筹方面,按照“渠道不变、性质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和示范方建设总体规划,把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土地整治等项目优先安排到示范方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各类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在县级整合方面,赋予县级项目整合权利,集中力量搞示范方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1310万亩,累计整合项目资金110多亿元,带动各级财政投入13.2亿元。

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组装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技术模式,加快推广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机械精播等关键技术,覆盖率均达到100%。在关键农时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做到工作指导到田间、技术服务到地头、物资供应到农户,提高先进实用技术到位率。根据测产验收,全省已建成的305个示范方,小麦、玉米合计平均亩产1185公斤,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4公斤。

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做到高标准农田建到哪里,适度规模经营就推进到哪里。在省级财政安排的示范方建设奖励资金中,每年都明确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社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供销社、邮政公司等行业组织,为农民提供多样化服务。目前,全省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1.7万户,粮食专业合作社达到2.3万个,土地托管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

山东省委、省政府把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纳入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制定下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考核验收办法》,把县级政府作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的考核对象,哪个市、县工作搞不好、完不成任务,板子就打在哪级政府身上,使各级都有责任、人人都有担子,初步形成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河北:力推节水节肥节药技术

本报讯(记者赵经平)河北是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短缺省,近年来,河北省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要求,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努力探索农业发展与资源节约双赢之路。

坚持“四个注重”,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一是注重源头治理,实施生物节水。筛选40个小麦节水品种,在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黑龙港地区,连续两年补贴推广1000万亩,每亩节水50方。在少浇一水的情况下实现平均亩产446.8公斤。二是注重试点先行,实施结构节水。在地下水超采区调减高耗水冬小麦104万亩,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在坝上和浅山丘陵区发展“张杂谷”、马铃薯等特色作物。在畜牧大县开展“粮改饲”试点。三是注重技术集成,实施农艺节水。安排深松作业补助10.83亿元,深松整地4500万亩,蓄水保墒。推广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播后镇压、小畦灌溉等节水技术。四是注重因地制宜,实施工程节水。在地下水灌区,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123万亩。在地表水灌区,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灌溉246万亩。

坚持“四个结合”,扎实推进化肥减量提效。一是农机农艺结合,加速施肥机械化。推广种肥同播、机械追肥、化肥深施、分层施肥等机械施肥新技术,减少肥料损失。2015年全年小麦、玉米机械化施肥45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4%。二是灌溉施肥结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推广膜下沟灌、膜下滴灌、膜下微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技术720万亩,亩均节水40%-60%,节肥20%-30%。三是统配统施结合,推进服务社会化。建立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施肥组织1286个,购置自走式玉米追肥机1.6万台,年作业面积超过2600万亩。四是技术产品结合,推动施肥实物化。制定小麦、玉米、棉花区域肥料大配方与施肥建议,由配方施肥转变为施配方肥。

坚持“四个强化”,全面实施农药减量控害。一是强化监测预警,指导及时用药。发挥46个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区域站作用,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并发布预警信息,实现网络化传输、可视化预报。二是强化综合防治,实现高效用药。加强农企合作,在18个县示范农药减量控害集成技术30万亩。认真落实小麦“一喷三防”政策,指导农民喷防作业3500多万亩次。在20个玉米生产大县开展“一喷多效”示范,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三是强化绿色防控,普及科学用药。推荐75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技术培训185场次,发放明白纸80多万份。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四是强化统防统治,推行精准用药。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6000多家,全年开展小麦、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2800万亩,通过专业化精准施药,农药利用率提高8个百分点。

江苏: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组织

本报讯(记者赵广飞)近年来,江苏省顺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组织,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政策扶持、培训指导、考核推动,江苏省大力培育专业化植保服务组织。近年来,利用高产创建和重大病虫害防治等项目资金11亿元,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2015年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达5200多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7.3%。目前,全省初步构建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形成了植保服务公司“药械+服务”、农药生产企业“物资+服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技术+服务”和农村种田能手“人才+服务”等多种专业服务模式。同时,江苏积极搭建多种示范平台,建设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县(区)、农企合作示范基地以及飞防试验区,2015年共建设示范基地27个,示范面积29万亩,辐射带动300多万亩。

江苏充分发挥植保服务组织的作用,推进病虫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尽管近几年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等病虫害防控任务较重,但打赢了重大病虫防控攻坚战,小麦、水稻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植保服务组织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服务重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5年,全省已认定的家庭农场达3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比重达46.3%。通过开展病虫专业化服务,提升了防治效果,实现了省工节本。据调查,专业化统防统治平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4次,统防统治的水稻田块比农民自防田普遍增产6%-10%,亩省工节本25-40元,亩均增效约120元。通过开展专业化病虫害防控,减少了农药滥用、乱用等现象,减少了面源污染,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水平。据统计,2015年,全省农药使用量比2014年下降1%,较2010年下降11.8%,农药利用率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据了解,江苏省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更好地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江苏将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为目标,引导各种资本、资源投入到专业化防治服务能力建设上来,开展政府购置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择优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性病虫害防治服务试点。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推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到2020年,全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覆盖面达85%以上。推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人、机、药”“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提升植保专业服务的综合效能。探索建立统防统治服务组织风险基金和专业化服务保险机制,实现“机手有保障、服务有效益、农民有实惠”的和谐共同发展。

重庆:加快发展现代特色果业

本报讯(记者吴文博)近年来,重庆市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的要求,优化水果种植结构,加快五大功能区建设,发展现代特色果业,助力库区脱贫攻坚。目前,全市水果总面积570多万亩,其中柑橘面积近300万亩。预计今年全市农民平均果业收入860多元,柑橘收入占库区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调整优化结构,建设水果生产优势区。一是优化果业布局。引导果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全市90%以上柑橘聚集在三峡库区,构建库区柑橘带、秦巴山区李子带、武陵山区猕猴桃带及城郊特色水果区的“三带一区”格局。以“大基地、集群化、大流通”为目标,对柑橘等3个优势大品种进行布局调整;以企业与农民共赢为目标,推进柑橘种植与橙汁加工产能配套;以拓展产业功能,提升综合效益为目标,在城郊重点打造“精品果园”和“花园式果园”。二是调优柑橘品种结构。利用重庆市冬季无冻害的气候优势,确立鲜销晚熟错季上市、加工转化增值的发展思路。鲜食柑橘,重点发展2-6月上市的晚熟柑橘。加工柑橘,满足“八个月能加工”的生产目标,重庆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和橙汁加工基地。三是强化柑橘种苗管理。制定柑橘非疫区建设、新品种区域试验审定、无病毒苗木繁育等管理办法,实行柑橘育苗许可制度,加强无病毒母本园及三级采穗圃建设,从源头上控制了疫病的蔓延。目前,重庆市成为全国柑橘育苗中心,每年外调种苗1500万株以上。

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果业提质增效。一是开展标准园创建。新建柑橘标准园每亩补助1500元,老果园改造每亩补助600元,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目前,已建成柑橘标准园81万亩,改造老果园30万亩。二是集成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晚熟柑橘高产丰产综合技术、柑橘营养诊断及配方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新技术,开展果园托管和购买服务。三是加强水果质量安全监管。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水果质量监测,强化农药残留常态化监测,抽检合格率达100%。

推进品牌创建,提升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市财政专项安排1000万元,用于“重庆柑橘”大品牌建设,“重庆柑橘五月鲜”广告片投放央视、凤凰等主流媒体,全市柑橘包装全面应用重庆柑橘LOGO。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建成5个产地水果集散中心,30条商品化处理线,50座产地冷库,库容10万吨。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加境内外水果展会、举办产销接洽会等措施,扩大水果销售渠道。深入开展“互联网+水果”行动,建成了5个本地水果电商平台,推动水果大品种在“天猫”“京东”等线上销售。

黑龙江:提升黑土质量实现“藏粮于地”

本报讯(记者李亚新)东北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黑土带,是“大粮仓”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黑龙江把黑土耕地保护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保护建设,提升黑土地质量,做到“藏粮于地”,助力粮食稳定发展。全省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2015年达到1264.8亿斤,占全国1/10强。

坚持保护利用、用养结合,不断提升黑土地质量。针对黑土退化的实际,黑龙江大力推进用养结合、种养结合、工程农艺结合,控制黑土流失,提升黑土质量。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在实现作物根茬全部还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秸秆机械粉碎还田。2015年,黑龙江制定了玉米、水稻秸秆还田的技术方案,并配套相应措施,全省秸秆还田面积达到4660多万亩。大力推进深松整地,加快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利用大机械深松整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近年来,省财政累计投入7.98亿元,组建千万元农机合作社1224个,累计深松整地面积2.24亿亩(次)。大力推广有机肥,2010年以来,先后在39个县(市、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补助,累计补助资金2.7亿元,实施面积近400万亩(次);同时,推广应用大豆接种根瘤菌面积302万亩,实现固氮养土肥田。

坚持减量增效、绿色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农业部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部署,黑龙江提出化肥、农药、除草剂“三减”目标,上升为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量负增长。2015年,全省推广机械侧深追肥2540万亩,水肥耦合一体化技术面积4000万亩,水稻前氮后移追肥技术面积3500万亩,初步测算,全省共减少化肥用量近10万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土壤负面效应;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配备了2800多台高杆喷雾机,采取补贴形式更换了5万套标准化喷头;采取飞防技术防控稻瘟病,平均每亩用药量较过去减少近60%;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推广推进病虫生物防控技术,初步测算,全省减少施药量2000多吨。

坚持试点先行、健全机制,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2015年农业部安排黑龙江补助资金2.6亿元,在9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治理面积90.5万亩,具体任务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地块,并加强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推进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了《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3—2020年)》,通过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8个方面配套建设,到2020年全省建成生态高产标准农田1亿亩。加快耕地保护立法,省政府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已提交省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辽宁:做大做强设施蔬菜产业

本报讯(记者李亚新)近年来,辽宁省高度重视设施蔬菜生产,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全省设施蔬菜面积超过1000万亩,日光温室面积达到78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

强化政策推动,实现设施蔬菜产业跨越发展。从2008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启动了10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用于设施小区建设补助。在整体推进的同时,2010年省政府专项安排10亿元资金,支持朝阳市实施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在政策的推动下,2011年以来,全省设施蔬菜以年均新增超百万亩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实行部门联动,合力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省政府成立了设施农业建设推进组,由省长任组长,明确分工,合力推进。农业部门负责制定规划,细化建设标准,提出目标任务,组织督导检查、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财政部门负责筹措资金,以占地面积50亩为设施蔬菜小区标准单位,验收合格后据实补助。电力部门按设施小区建设规划制定配套电力设施,保证生产用电需要。水利部门负责水源工程建设,保证设施小区生产用水。金融部门加大贷款支持力度,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小区建设。

实施项目带动,强化设施蔬菜产业科技支撑,以项目为带动,做到面积扩张与技术提升同步推进。按照先建后补的办法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2014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5亿元,目前,已建成育苗中心318家,其中高标准联体育苗中心166家。2014年,建设了2个省级现代化设施蔬菜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达1000亩。在农业部的支持下,累计创建蔬菜标准园113个,建设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基地3个;2015年,省财政又安排1亿元支持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化小区建设,全年实际完成122个小区。推广设施蔬菜提质增效技术,同时配套推广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2015年,全省优型节能日光温室规模达476万亩,占存量的61%。

立足服务促动,紧紧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关键环节,构建设施蔬菜产业保障服务体系。加强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主产区农业部门单独成立了蔬菜管理和服务机构,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服务高效的蔬菜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加强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各地重视蔬菜种苗、化肥农药、生产资材等供应链条的完善与提高,为日光温室建设提供质优价廉的配套服务,重点地区组建了专业的日光温室施工队伍。加强蔬菜市场体系建设,全省建成各级农产品批发市场655个,其中蔬菜批发市场181个,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30个。金农12316热线、金农网络平台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电商平台建设快速推进。通过多措并举,畅通蔬菜物流,全省50%以上冬春设施蔬菜销往外省。

甘肃:探索旱作节水农业之路

本报讯(记者高飞)近年来,甘肃省把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作为稳定全省粮食生产大局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创新旱作农业发展思路,探索出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了“一个促进、两个缓解、三个提高”。

“一个促进”,就是促进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粮食产量234.2亿斤,实现“十二连丰”。旱作农业以36%的面积、贡献了70%的产量。“两个缓解”:一是缓解粮经争地矛盾。旱作节水为农业结构调整拓展了空间。2015年蔬菜、苹果、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到307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二是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去年在遭受严重伏秋旱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创历史新高。“三个提高”:一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秋覆膜和顶凌覆膜,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5%。二是提高循环农业水平。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54%,形成“玉米生产—牛羊生产—沼气利用—渣液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恢复和发展养殖的双赢。三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旱作技术的推广,使粮食平均亩产从传统的100公斤小麦增加到现在的600公斤玉米,亩收入从原来的不到200元增加到现在1000多元。

坚持“五抓”并举。一是行政推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农业主抓、涉农部门协同的齐抓共管格局。二是加大投入。2015年在中央财政投入2.6亿元的基础上,省、市、县财政投入4亿多元,带动企业和农户配套资金5.8亿元投入旱作节水技术推广。三是集成技术。组装以农机为载体的技术模式,起垄覆膜机具保有量达到8.6万台(件),覆膜方式由过去的人畜力为主转变为机械覆膜。四是创新机制。建立甘陕宁晋四省区旱作农业协作工作机制,搭建技术合作交流平台。五是回收残膜。率先出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颁布《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地方强制性标准。

据了解,甘肃省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农业部要求,科学谋划、精准定位、创新发展,加力推进旱作农业,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一是在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上有拓展。“十三五”期间,计划每年推广旱作农业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二是在旱作节水技术体系转型升级上有成效。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战略部署,打造安全、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三是在机制和服务创新上有进展。突出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提高旱作节水农业规模化程度。四是在农机农艺融合上有突破。深入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动生产措施与机械装备配套,提升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整体水平。

湖北: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

本报讯(记者吴文博)近年来,湖北省按照农业部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的总体安排,细化实施方案,加力推进落实,选择有条件的加工企业研发主食产品,积极探索供给侧改革,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践行发展新理念,以消费引领马铃薯主食开发。坚持“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以消费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推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积极发展营养健康、风味独特的马铃薯主食产品,丰富百姓餐桌,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根据全省城乡居民消费特点,发展热干面等地域特色型主食产品,以及饼干、蛋糕、薯条、薯片等便捷休闲食品,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实施科企合作,以技术创新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推进科研与企业紧密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成立马铃薯主食开发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攻关。筛选确定6家基础条件好、产品品质优、市场销售网络健全的食品企业,成功研制了马铃薯粉配比25%的热干面、25%的挂面、30%的馒头、花卷、包子、糕点和50%的复配米等产品。武汉大汉口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700万元引进2条生产线,加工出的生鲜型和熟鲜型马铃薯热干面深受消费者欢迎。

推进标准化生产,以高产高效助力马铃薯主食开发。加快新品种推广,适应马铃薯主食加工要求,选育推广优质专用品种。集成配套技术,重点推广高垄覆膜、晚疫病综合防控、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建立可靠的原料基地。在马铃薯主食开发项目带动下,马铃薯已成为湖北省平原地区压减冬闲田、扩大粮食种植和发展山区特色产业最具潜力的作物。

开拓产品市场,以品牌带动马铃薯主食开发。举办农产品交易会、招商会、博览会,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超市、进食堂。2015年全省共生产马铃薯主食产品2266吨,销售2247吨。

据了解,湖北省下一步将加力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引领农业转型升级。一是狠抓项目落实。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实施方案,健全管理制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二是推进产销对接。支持企业研制新配方、开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类型,改善风味和品质。同时,引导主食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原料加工基地对接。三是搞好梯次推进。以武汉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省份和城市。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制作专题宣传片,举办主食文化节,开展科普宣传和品牌推介,培育消费群体,拓展消费市场,将湖北省打造成华中地区马铃薯主食开发的新高地。

内蒙古:调优种植结构促转型升级

本报讯(记者赵经平)近年来,内蒙古种植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全区将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要求,继续优化种植结构,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提、压、转”三措并举,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根据当前的玉米供求现状和生产实际,加快品种结构和布局调整。一是“提”。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巩固提升玉米优势区产能,力争到2020年全区玉米优势区域集中度达到90%以上。二是“压”。调减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和严重干旱地区玉米种植,压缩产量低、水分高、品质差的玉米品种。三是“转”。立足“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在农区畜牧业聚集区、农牧交错带,引导籽粒玉米向粮草轮作、粮改饲和玉米整株青贮转变。

“三薯”协同并进,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马铃薯是内蒙古区的优势作物,也是重点发展的产业。一是大力发展脱毒种薯。延长轮作倒茬周期,实行脱毒种薯生产田三年以上一轮作,提高脱毒种薯质量,确保脱毒种薯生产面积稳定在20%左右。二是积极推行鲜食薯错期上市。推广马铃薯早熟品种,集成配套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市场空档期,合理安排鲜食薯上市,提高种植效益。三是大力发展加工薯。推广优质专用加工品种,支持马铃薯主食开发,实现加工增值。

“名、优、绿”三品共创,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一要突出“名”。大力发展名特产品,抓好精深加工和特色品牌创建。二要突出“优”。促进设施蔬菜、露地冷凉蔬菜、加工蔬菜协调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三要突出“绿”。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退出玉米种植,恢复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在岭南地区推广粮豆轮作和大比例间作,实现用地养地结合;在中部干旱地区推广特色杂粮杂豆,发展绿色高端保健食品。

在谋划“十三五”农业发展中,把结构调整纳入其中,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安排6000万元资金,对马铃薯脱毒种薯进行补贴,提高加工专用品种种植比例;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粮改饲、粮豆轮作、大比例间作等示范引导。二是强化指导服务。把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种植模式、玉米青贮技术等作为“冬春科技巡回大培训”、“千家万户”科技服务和“三级联创”蹲点示范服务的主要内容,引导农民应用节水、节肥、控药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三是推进种养结合。从畜牧业的需求出发,在农区养殖聚集区和农牧交错带,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推进养殖企业与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对接,扩大订单生产。四是搞好加工转化。围绕加工企业布局,加大玉米马铃薯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产加销衔接,打通全产业链,促进加工转化和增产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