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跌势不止,基差交易现货企业不慌

期货日报 姚宜兵

油脂油料价格持续三年多的下跌,已经让国内油脂市场不少参与者看不清未来方向在哪里,但在他们看来,经营方式的转变却是必然的,那就是必须利用期货市场,油脂油料行业在这方面正与国际市场接轨。

以国内豆油市场为例,豆油期货价格指数自2012年9月中旬进入下跌通道以来,已经从每吨万元左右跌至当前的5700元/吨,最低曾探至5200元/吨,价格已经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时创出的5591元/吨的低点。棕榈油市场则早在2011年2月即开启了下跌序幕,至今下跌趋势持续时间已接近五年。

“油脂市场如此长时间、大幅度的价格下跌,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也使大家不敢再预测市场价格的底部在哪里。”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文瑞峰向期货日报记者称,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基差交易已经成为油脂行业贸易的重要方式,价格高低已经不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基差变化才是企业需要把握的重中之重。

从期市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从以前预测市场到现在不再预测市场,折射出了市场参与者的一丝无奈,也从侧面反映出油脂行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市场价格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很难准确地预测价格走势。”文瑞峰说,企业要做的就是跟随着市场价格走,而不是判断市场底部或者顶部在什么位置。

“以前靠主观判断市场价格指导经营时,一旦风险出现,沿海不少油脂加工企业一夜之间或倒闭停产,或出售。国内油脂油料产业第一个‘冬天’在2004年年底来临,不少企业也是从2004年起接触期货市场,并开始积极参与,从期货市场的旁观者变为市场的参与者,这中间经历了数年时间。”江海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礼华向记者说。

2004/2005年度的市场巨变,让油脂油料企业切实认识到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重要性。据陈礼华介绍,大商所2006年豆油期货以及2007年棕榈油期货的上市,为国内油脂油料行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期货品种体系,为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参与期货市场,让不少企业经受住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近年来油脂价格连续下跌的考验。

油脂油料企业深度参与套期保值

据记者了解,在油脂油料企业认识到期货市场的重要性后,很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套期保值中。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参与我国油脂油料期货的客户涉及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豆粕、豆油、棕榈油等品种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参与比例已超过80%,国内日压榨能力1000吨以上的油厂超过90%在参与。

“企业套保比例平均维持在90%左右,就基本不留风险敞口了。”文瑞峰说,近年来在油脂油料价格连续下跌的过程中,他们也曾不断猜测市场的底部究竟在哪里,结果每次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现在企业基本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全程参与套保。多年的参与已经让期货市场成为辅助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的重要平台。

“每年年初公司的贸易部门会做出全年的期货市场参与方案,包括最大参与资金、持仓规模、参与品种以及套保方向等,并把投资仓位和套保仓位严格分开,报董事会批准通过后,即可以在市场机会来临的时候实施方案。”陈礼华说。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简单的套保操作案例,比如近期企业在印尼市场订购一船棕榈油,供货方会给出当天的FOB报价,加上9%的关税等各项税收,企业能够算出该船棕榈油的价格成本,然后和大商所棕榈油盘面价格比较,如果期货盘面价格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就会立刻在期货市场卖出保值。

基差定价模式助力企业经营

随着油脂油料行业对期货市场的熟练应用,基差定价模式渐渐进入了企业的常规经营。

“基差交易的一个好处就是企业不用再关心市场价格的涨跌。”陈礼华称,这让企业从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中获取正常的生产经营利润,从而规避了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据了解,基差交易已经贯穿于油脂油料市场很多现货贸易的始终,历经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定价模式。

陈礼华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基差交易的案例。比如A公司从印尼采购一船棕榈油,核算成本后按照大连期货盘面5月份交割棕榈油作为标的,报出基差为50元/吨,并在盘面进行卖出套保。B需求企业认为此价格合理,双方签署合同会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内B公司在棕榈油期货5月合约上进行点价,B公司点价之后,A公司则把前期建立的套保仓位平仓,然后双方进入现货贸易环节。在此过程中,对于卖方来说锁定了利润,而对于买方来说则锁定了成本。

“显然,无论是单纯的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还是当前流行的基差交易模式,都使得期货成为国内油脂油料企业正常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当前,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形势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基差交易、点价交易以及即将推出的期权交易都会成为油脂油料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利器”。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正是由于对期现结合模式的熟练运用,在市场新常态下油脂油料企业经营虽然感受到了“冷”,但并不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