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去库存需适当减少财政补贴

粮食是易耗品,农业调整的周期也比工业短得多,只要价格灵活,农业库存其实很容易消化。

“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农业结构性改革,对“三农”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

在福建丘陵山区,耕地狭小,当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梯田人类向自然要耕地的杰作,但耕作梯田太辛苦了,基本靠天吃饭。

大概10年前,当地梯田全部消失了。近村的很多稻田都变成养鸭场,或是把水排干种蔬菜。稻田大面积萎缩,或是变成菜垄旱地,果树竹林,或是退回到自然的状态。稻田减少总量可能接近一半,还有一些稻田从两季耕作变成了单季。

粮食产量会大幅减少吗?也许会吧。粮食单产不断增高,毕竟少了那么多耕地,年轻农民大多都外出了,本地粮食减产很正常。不过农民吃饭没有任何问题,农副食品产量不断增加,到市场买粮的现象也很普遍。只要农民赚到钱,还担心粮食不够吗?

鄂东地区最近几年,双季稻悄悄演变成单季稻,小麦开始大面积播种——过去当地从未种过小麦。农民为什么在适合水稻的土地上种植小麦呢?原因很简单:虽然种水稻产量更高,经济上却不划算。更重要的是,水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农民工从城里赶回来抢收抢种,太耽误时间。城市工价十分昂贵,农民返乡劳作不划算。

小麦“逆袭”和产量无关,仅仅因为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和其他产业竞争更有优势。粮食虽然减产,农民收入却增加,总体经济效益提升了。

从全国范围看,上面两个例子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由此也可见,农民种粮具有很大伸缩性。粮食不够,农民会想尽办法解决吃饭问题。当种粮变得不划算,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地改变生产,将劳动力投向其他产业,抛荒弃田都在所不惜。过去农民基本看天吃饭,现在要比较机会成本,考虑市场需求,农业虽然落后,农民却已经市场化。从技术投入和精密耕作的水平看,中国农业还很落后,很多粮食主产区还有很大的提产空间,无需担心粮食危机。同时,只要价格信号灵敏,粮食过剩也不成严重问题。

当下农业出现了冷热交加的奇怪景象:粮食产量连年攀高,明显的“生产过剩”症状;粮价却居高不下,以至于粮食加工商从国外进口都显得划算。这是农业长期补贴、粮食高价收储的结果。这种模式现在遇到了天花板:继续补贴收储,不仅造成无谓的负担和浪费,同时也给未来粮价暴跌带来隐患。城市居民承受着高粮价负担,农民工也是其中受害者。

根据历史经验假定“合理的粮食产量”,属于计划思维,很可能造成浪费。不妨学习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政府需做好产权和价格工作,给予农民更多选择,至于粮食产量应该是多少,政府无须过多过问。粮食是易耗品,农业调整的周期也比工业短得多,只要价格灵活,农业库存其实很容易消化。政府长期施行的高价收储和高额补贴,表面是为农民好,其实是用财政补贴把他们留在农村,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