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育种家程顺和:金色麦浪伴一生
为了更好地观察材料,跪在田里也是常有的事,即使是到了冬天,必要观察材料,面对冰冻的大地、凛冽的寒风都要俯下身去,观察叶蘖生育规律。“麦子生长发育随时都有变化,你不及时观察就很容易错过。”程顺和说。
金色麦浪伴一生——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程顺和
《 农民日报 》( 2013年11月11日 06 版)
程顺和在育种基地。
本报记者 肖力伟 李文博 文/图
他,参与育成的“扬麦3号”、“扬麦4号”,成熟早,产量高,成了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四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仅“扬麦3号”累计推广面积6601万亩,增产粮食14亿公斤。
他,主持完成的“扬麦5号”,使小麦单产迈上一个新台阶,直接促使整个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五次大面积更换,累计种植达1.5亿亩,增产粮食51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8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他,主持完成的“扬麦158”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难题,年最大种植面积2539万亩,成为上世纪末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也是长江中下游推广最快、覆盖率最高的小麦品种。
这些成果中只要一项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都足以成为其一生的成就,而事实上引领这三次巨变的是同一个人!他育成的小麦品种累计种植6亿亩以上,增产粮食200亿公斤,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程顺和。
喜欢什么就干一辈子
程顺和,1939年出生,那是一个日寇入侵、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四处跑反的日子,食不果腹是常态。然而祸不单行,在他还是孩童时,父亲因病早逝,全家靠母亲给人家浆洗缝补、铺烟摊来支撑,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到现在程顺和还记得这种场景,就着盐巴喝稀饭,而且是那种照得见人影的稀饭,因为这是他家常吃的饭菜。
程顺和说,那时能吃上一碗白米饭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程顺和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了独立生活能力,小学五年级便已过上了寄宿学校的生活,洗衣、缝补、烧饭、做菜等样样在行。程顺和说,困难的磨练使他过早明白了生活的不易,更懂得了粮食这个生存不可或缺必需品的重要性。
生活的经历,让农学成为程顺和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的最终选择,当时宣传的前苏联“米丘林”、“李森科”在果树、农作物领域的辉煌成就让他佩服,成为他一生追寻的目标,而在《拖拉机手与总农艺师》一书的影响下,他觉得从事农业生产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在他看来,学好农学,可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国民吃饭也就不再成问题了。
程顺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农学院,开始了4年的遗传育种学习,期间三年自然灾害,更让程顺和坚定了育种的决心,这也成为程顺和一生最为关键的决定。
1962年毕业后,程顺和被分到泰兴种子站良种场,主攻小麦育种工作,为了高产,程顺和舍得豁出自己。一次在田间做试验时,为了让铁犁耕深些,他亲自站到铁犁上,结果却被狠狠地甩了出去。
这种事情不胜枚举。4年的努力,程顺和培育出了他自己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泰农1号(泰农107-1)。试验田里的亩产达到800斤,这在当时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为之后的小麦高产育种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后来,程顺和就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一干就是半辈子。按他自己的话说,能够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还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搞一辈子,也是一种幸福。
对新鲜事物总有一颗好奇心
程院士助手胡文静,一个80后的女孩,作为程院士的助手,小胡钦佩的是,院士虽然年龄大了,但他的观察总是那么敏锐,精力总是那么旺盛,对新鲜事物总是抱有一颗好奇之心。
记者在采访中也是感同身受。院士无意中听到大家聊起微信这个聊天工具,知道这个工具不仅能群发信息,还可以语音对话,院士立马来了兴致,让小胡赶紧帮忙给他的手机安装上。“到时候小麦育种有什么新成果随时能跟大家分享,我再也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编辑短信息告知大家任务了。”院士笑道。
程院士的好奇心更多地体现在学术研究中,所里人都说,程院士都快成“十万个为什么了”,每次院士出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或者外出考察看到性状表现非常好的品种,总要问为什么,一直问到对方都不知道怎么答才罢休。
眼下,程院士又有新目标,正着手一项新构思的“南上北下”育种研究计划,以北纬33°线为南北分界线,线两侧广大区域为主要服务对象,南部地区小麦表现抗赤霉病效果好,但丰产性和抗冻性有待提升,北部地区小麦丰产效果较好,而抗赤霉病性和抗穗发芽性较弱,如何发扬南北双方大面积品种的优点,培育出综合性能较好的新品种,院士正在以滚动回交的方式,发扬优点定向改造缺点开展遗传标记聚合育种,培育新品种。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所长马谈斌说,为了更好地获取国际育种上的先进经验,院士现在还在不断学习外语,希望能够采众家所长,将小麦遗传育种带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陆成彬与程院士已经共事17载,是院士一手带出来的博士生,他表示,院士于他亦师亦父亦友,院士身上刻苦攻坚的精神,是院士获得成功的关键。
陆成彬说,院士每做一件事情总要把它搞一段落,心里才能放得下,经常会看到凌晨一两点钟,他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甚至院士突然有了什么新想法,会马上编辑短信告诉大家,明确任务分工。自己好几次都是凌晨三点收到院士的短信。
挨着试验田晚上睡觉才舒心
十年磨一剑,一季的丰收需要十年的努力。程院士说,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十年左右,每一个品种,尤其是一个好品种的培育完成都饱含酸甜苦辣。
每年从秋播到夏收漫长的9个多月中,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都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在田里粒播、观察、记录、测试和对种子进行考察。为了寻找小麦育种上的突破点,程顺和长年累月“泡”在试验田、温室和实验室里,每个生长周期都要在浩如烟海的小麦材料中观察记录、选择鉴定。他除了坚持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态区环境与不同生态区多点鉴定相结合的自然选择外,更重视表现型的直接选择。
尤其到了田间成熟前关键选种期,从早上天蒙蒙亮到天黑一直要“泡”在地里。
为了更好地观察小麦生长情况,程顺和将自己的房子选在了试验田附近,他说,挨着试验田晚上睡觉才舒心。离着近,在去实验室的途中,也能去田间走一遭,看看小麦长势。
按理说,院士已功成名就,且早过了古稀之年,该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了。瞧他怎么说,成就越高,压力越大,成就是过去的,未来更需努力。自200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来,程顺和更忙了,扩展到以全国的小麦育种工作为己任,不仅要忙着在田间、实验室试验,更要抽空参加育种方面的学术会议。用他的话来说,一方面可以发现更多的育种方法、材料,另一方面还可以把自己几十年的育种经验与其他育种专家交流,大家可以少走弯路。
院士总是提醒年轻人,不要总呆在实验室里,要经常下到田里去。如果只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分子育种实验,而不到试验田里看表现,很难研究出有实际价值的成果。
仅仅在一个好的环境内做了一些事
“我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究而已。”对于如何看待自己的科研成就时,程院士这样回答。
他,师承陈道元、吴兆苏、刘大钧多位名家,博采众长,广泛研究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不断提高育种材料基因库整体水平”、“鉴定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点”、“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态环境与不同生态区多点鉴定相结合的广适性育种方法”、“品种育成初期存在种性再加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构建以广适丰产育种为基础,滚动回交结合遗传标记的聚合育种为先导的育种体系”、田间选种“前期看长势,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的“三看”理论,深受业内好评。
陈道元先生是程院士一生中最为敬重的人之一,陈先生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程顺和。陈道元先生育成了有名的大、小、元麦品种,提出了“后期看熟相,越看越好看”的理论,让程顺和获益良多。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研究经历,程顺和总结出了深受育种专家好评的“前期看长势,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的“三看”理论。
程顺和说,育种工作已经融入到了他的血液,即使外出考察开会,只要看到性状表现优异的材料,他都会及时征集,及早配组,立即将杯子里的水倒掉,将种子泡进去,用毛巾包裹起来,这样,回到单位种子能够更快地发芽生长,缩短研究周期。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重要的是团队的基础和科学精神的支撑,研究出一种好的品种当然需要有一个好的机遇,但机遇往往属于有准备者,需要一个好的环境,而我仅仅是在这样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内做了一些事,有了一些想法,解决了一些问题。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做这么多。”程顺和院士如是说。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副所长周如美说:“程院士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给团队,他希望即使是自己作为学科带头人退下来了,这个育种团队仍会一如既往多出好品种、好材料、好方法,继续为粮食增产有所贡献。”
不仅是在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内部,就是对其他省份的育种人员,只要是前来请教,程院士都会积极给予帮助。一次,湖北育种专家前来学习,院士将自己的小麦配种材料提供给了他们,让所内研究人员大为不解,程院士这样解释道:“能帮助更多的人通过育种研究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不是更好吗?”
程院士现在已经74岁高龄,一直坚持在育种一线。他说,在这个社会,除了挣些钱、吃好些、穿得好些外,总要为社会做点什么,被社会认可,让心灵得到慰藉。程院士说,小麦育种,提高单产最难。在他有生之年,他将倾力在这方面,力求再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