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在亚热带山地森林碳储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亚热带森林作为重要的碳汇且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厘清其碳库大小,分布和环境驱动机制是预测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步,也是生态系统模型基准测试的关键参数。目前,中国亚热带森林整体上正处于快速恢复阶段,阐明局域尺度上碳储量,空间分布和环境驱动也有助于更好的进行森林碳管理。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植被生态学科组基于湖南八大公山25公顷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平台,在大量野外实测数据基础上,重点检测了木材密度和树冠因子在模型预测中的作用以及已发表的模型在本区域的可适用性。研究发现木材密度能够显著提高模型预测性但是冠幅却不能,基于此,重新建立了一套地上地下生物量估算模型(Ecosphere,2015, 6(12):art289)。
基于该模型,对25公顷样地生物量进行了估算,并利用主坐标邻域矩阵(PCNM)和方差解析方法对环境和空间因子对生物量空间变异进行了分解。发现:样地平均生物量为252.7 Mg/ha,生物量在样地里呈现斑块化分布并且与地形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大树(DBH≥25 cm)可以解释71%的生物量空间变异。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环境和空间可以解释64.8%的生物量变异,其中生物(43.3%)略高于地形因子(41.9%)。在生物因子中,树密度和木材密度分别能解释39.6%和3.8%的变异;在地形因子中,凹凸度和地形湿度指数分别可以解释38%和4%的变异(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5, 357: 95–103)。
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徐耀粘,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基础研究专项(2014CB954004)、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XDA 0505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329)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
湖南八大公山25ha森林样地生物量空间分布图
地形、生物和空间因子分别对生物量空间变异的解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