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南亚热带森林蕨类植物的成本/收益策略研究获新进展

南亚热带森林中的蕨类植物非常丰富,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森林片段化程度的加剧使得蕨类植物分布生境差异化的现象非常明显。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海金沙、芒萁、乌毛蕨等阳生性蕨类植物在受到严重干扰的阳生生境或次生林大量扩散,甚至完全占据灌草层;而黑桫椤、金毛狗、沙皮蕨等荫生性蕨类植物只分布在保存完好的季风常绿阔叶林。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研究组朱师丹博士等在叶清研究员的指导下,选择了分布在南亚热带次生林和成熟林典型的蕨类植物,通过测定其叶片功能性状,发现:(1)分布在不同森林的蕨类植物类群在比叶面积、叶片元素含量和构建成本等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2)但次生林蕨类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合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成熟林的蕨类植物;(3)次生林蕨类植物叶片寿命更短,收益/成本比值更高。

研究表明,与荫生性蕨类植物相比,阳生性蕨类植物采用快速偿还的成本/收益策略,使其快速生长并占领资源丰富(如光照)的阳生生境,从而解释了以芒萁为代表的阳生性蕨类植物在南亚热带干扰生境中快速扩散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SCI期刊Annals of Botany(《植物学年鉴》)上。

论文链接:http://aob.oxfordjournals.org/cgi/content/abstract/mcv179ijkey=YvhUDw1L4ZKzVAa&keytype=ref

图:分布在南亚热带次生林(图b空心圆圈)和成熟林(图b黑色圆圈)生境中的蕨类植物具有显著不同的成本、收益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