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业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科技部,2012-06-11
该规划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农作物、农业动物、林果花草种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提出“十二五”期间生物种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形势与需求
生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农业产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生物种业及种业科技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重大机遇,强化自主创新,抢占生物种业科技战略制高点,对加快推进我国生物种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支撑引领下,国际生物种业呈现出高技术、高投入、集约化发展趋势。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引领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现代生物育种表现出高通量、规模化、工厂化、信息化特征。以企业为主导的全产业链集约化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生物种业竞争的核心。大宗农作物和动物种业企业的兼并重组不断加速,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特色林果花草种业呈现出精品化、专业化发展特征。
我国生物种业及种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农业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动植物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和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为代表的部分领域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在我国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0%。我国生物种业科技基本形成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品种开发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物种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形成,生物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强。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强化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积极探索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快速推进我国从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国家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生物种业科技创新。以农作物、农业动物和林果花草三个领域为重点,突破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创制、制繁种、种子加工和质量保障等关键技术,推进种业科技人才、基地、平台一体化建设,创新种业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种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全面提升我国生物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使我国生物种业科技总体水平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力争若干个优势企业在与国际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创制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动植物新种质、新材料。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突破一批对种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分子育种等核心技术。制定和形成一批生物育种产业新标准、新专利。扶持一批 “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和专业性中小型优势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优势团队。建立健全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动植物重要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和种质资源创新
1、动植物重要性状遗传基础研究
研究农作物、林果花草的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遗传机理与调控网络,和农业动物产品品质、抗性、繁殖等性状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农作物和林果花草雄(雌)性不育、育性恢复、异交生物学等生物学机制。研究动植物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理及分子调控。探索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理论和方法。
2、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关联分析、TILLING、高通量测序、SNP标记等技术,发掘农作物、林果花草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动物的品质、抗性、生长、繁殖、产量等优良基因资源,研究动植物规模化、高通量的基因克隆和功能评价理论与技术。利用蛋白质组学、RNA干扰、small RNA和靶标操作等技术,研究动植物基因沉默、敲除、定点整合和高效稳定表达体系。
3、动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创新
构建动植物重要性状的精准鉴定与评价技术体系,系统评价我国动植物遗传资源多样性、资源分布规律、生态适应性等。研究明确我国动植物种质资源中重要性状单元型区段组成、结构和功能,发掘一批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优异种质资源。综合利用分子育种、远缘杂交、细胞工程、诱变育种等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逆、抗病虫等优异性状基因,创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种质和新材料。
(二)动植物重大品种创制和育种技术研究
1、动植物强优势杂交种创制
挖掘农作物种间、亚种间、亚基因组间、优势群间的杂交种强优势潜力,研究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群体、杂交模式,培育农作物高产、优质、广适、多抗的强优势杂交种。开展农业动物新品系的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创新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与新方法。
2、动植物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
依据农作物、农业动物、林果花草的区域特点及育种目标,有效聚合动植物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等优良基因,强化多性状的协调改良,选育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应用前景广阔的高产优质多抗动植物新品种或配套系。研究动植物新品种标准化和规模化测试体系,建立新品种不同生态区的选育、筛选、鉴定和评价联合网络。
3、动植物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研究农作物和林果花草的分子标记、转基因、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诱变育种等关键技术,建立植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研究动植物高通量、高密度、全基因组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重要经济性状的多基因聚合技术。研究农业动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胚胎工程、体细胞克隆等技术。开展我国地方畜禽品种优良特性的分子生物学评估利用研究,和水产生物超纯克隆系、倍性等技术研究,建立动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三)动植物制繁种关键技术研究
1、农作物规模化制繁种技术
建立主要农作物不同生态区的规模化高效制种技术体系。研究蔬菜高效亲本繁殖和制种技术,蔬菜种苗脱毒繁育技术。研究农作物亲本保纯及繁育技术,农作物机械化制种技术。建立农作物良种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2、林果花草规模化种子(苗)生产技术
开展高产、高效的新品种繁育技术研究。研究良种及砧木的规模化快繁、种子(苗)脱毒繁育、标准化嫁接、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和种子园丰产等技术。研究高效无性繁育和轻基质容器苗产业化生产技术等,建立高效的良种生产综合技术标准和规范。
3、动物快速繁育技术
研究动物超数排卵、超早期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繁殖技术,研究动物胚胎高效生产及移植配套技术,研究形成集胚胎生物技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良种繁育及快速扩繁育综合配套技术。
(四)种子(苗)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技术
1、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和检测技术
研究农作物种子生产田间控制技术与采收技术,种子干燥、精选、分级、包装等加工技术,种子(苗)安全储藏与质量控制技术,种子引发、包衣、丸粒化处理技术。研究种子穗萌和休眠控制技术,良种病害和生理质量等精准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农作物DNA指纹检测技术,建立农作物良种质量控制体系。
2、动植物良种示范应用关键技术
研究农作物、林果花草等新品种的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动物新品种和配套系优质、高产、安全饲养模式与质量监控技术,种用畜禽、水产生物饲养标准、环境控制、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控技术。研究动植物新品种网络化试验与示范技术。
(五)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引导科技资源的有效聚集与整合,注重基础性、公益性和商业性种业科研创新要素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加强良种创制体系研究。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形成科技成果公共管理服务平台。搭建专业化的种业交易平台,推动成果商品化、股权化和高效转化。以“一城两区百园”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构建高通量成果转化共享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与应用。
四、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生物种业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生物种业科技创新的跨部门联动与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国家、地方、部门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全面推进新型生物种业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积极支持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建立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搭建生物种业成果托管、交易服务平台,促进生物种业科技成果转化。
(二)强化生物种业创新能力建设
新建一批动植物育种与产业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植物育种与产业化优势团队。构建品种培育全国联合测试网络、良种制繁种基地和南繁基地,扶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和多元化的专业性中小型优势企业。
(三)增加生物种业科技投入
发挥政府在种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各类科技计划向种业科技的倾斜力度,大幅度增加种业科技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扩大种业科技投入渠道,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种业科技投入体系。
(四)实施种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专项行动
完善多元化的新型种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实施种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专项行动,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深入种业产业链的各环节开展创业和服务,使科技特派员成为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强种业科技成果的科普宣传和人员培训,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品种推广应用。
(五)加强生物种业国际合作交流
继续推进生物种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着力实施动植物种质资源交流与共享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引进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鼓励联合国外企业共同承担科研项目,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