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vs中国版
▲▲ 美国版
200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精准医学的标志性论文,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找到患者基因突变的靶标,再辅以有针对性的化疗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癌,即所谓的“精确打击”,以代替肿瘤治疗中的放疗、化疗、手术等地毯式轰炸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率,还能降低患者痛苦程度和经济负担。
普遍的观点认为,欧美国家的精准医疗大多围绕最难治愈的肿瘤、白血病基因测序和治疗开展。事实上,美国版“精准医学”中的关键词为基因测序、肿瘤、个性化,奥巴马曾这样解释:“把按基因匹配癌症疗法变得像输血匹配血型那样标准化,把找出正确的用药剂量变得像测量体温那样简单,总之,每次都给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疗法。”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正式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并呼吁美国增加医学研究经费,推动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依据个人基因信息为癌症及其他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医疗方案。
1月30日,奥巴马提议国会在2016年财年向该计划投入2.15亿美元,以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为了与精准医学计划相呼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计划建立一个精准FDA平台,为研究人员、新一代测序技术开发者提供存放和共享基因信息的云工具。
▲▲ 中国版
美国强调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学等大多存在于分子层面,并以癌症等重大疾病为主要攻克对象,相比之下,我国对精准医学的定义则更加宽泛。
此前在“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中国科学家对精准医学的定义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
由此可见,我国精准医学不局限于分子层面,且加入了其他科技以及传统医学,并把有效与安全、经济,个体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015年3月,科技部举办首届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并成立由19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其中央财政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3月27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
4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透露,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科技部正在准备精准医学计划工作,待完善后上报国务院,并有望把其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的重大专项。
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生物医药BIOLINK高峰论坛上,参与撰稿精准医疗“十三五”规划的相关人员透露,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背景下,精准医疗发展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