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在第二十届杨凌农高会开幕式暨现代农业高端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值此杨凌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国贵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朋友表示亲切的问候!
今天,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相聚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凌,以“现代农业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交流合作信息、深化合作内涵,共商合作途径、共谋发展大计,对于增进各国之间相互了解,推动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有句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足则天下安”。当今世界,粮食安全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一直以来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当前国际粮食价格动荡、人口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气候变化异常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风险;加之人口增长、工业用粮增加,造成产量增长抵不过需求增加的新一轮供需不平衡,使得全球饥民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超过10亿。然而,人类在解决粮食“够不够”问题的同时,又面临着“好不好”的挑战。据统计,全球近8.7亿人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今年第33个“世界粮食日”以“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为主题,将这一问题提上了全球议事日程。
破解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立足于发展现代农业,而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一部农业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每一次科技的重大突破,都带来农业发展的新飞跃。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农业生产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化的跃升;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资料的使用,引发了农作物增产技术的重大变革;设施农业的蓬勃兴起,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了抵御灾害的能力。近现代以来的三次农业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的进程。在新的形势和挑战面前,我们必须立足基本国情,把握时代潮流,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4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充分证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是一条正确而卓有成效的道路。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公顷。解决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头等大事,高度重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取得了杂交水稻、小麦等重大农业科技成果5万多项,其中国家级2000多项。随着超级稻、杂交玉米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得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了“九连增”。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43%增加到2012年的54.5%,科技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仅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近21%的人口,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的生动体现,这是中国对世界、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贡献。
16年前,为促进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国政府设立了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要求杨凌示范区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并对示范区建设实行“省部共建”管理体制,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序列。杨凌示范区成立16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在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等共建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对原先隶属于不同部门的10所农业科研院所进行整合,实现了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教育和科研单位的实质性融合,优化了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产生了集聚效应,目前拥有6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聚集了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近6000名科教人员,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科研教育与人才基地。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始终瞄准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技术需求,在农作物品种选育、旱区节水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多项,授权专利1000多项,培育出了上百个农作物新品种,杨凌正在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通过建立高校与政府结合的专家大院模式、以大学为主体的示范基地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推广模式、以现代媒体应用为主的信息化推广模式,形成了具有杨凌特色的农技推广新模式,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截至目前,示范区已在18个省区140个市(县)布局建立了206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年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4200万亩,总效益达到110多亿元,转化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使50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通过举办农高会、建设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园、加强农业科技援外培训、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科技及产业合作关系。与加拿大、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开展双边合作,建立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等7个国际合作平台,组织实施项目72个;与埃及、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合作,成功实施了贝宁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埃及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援建项目,杨凌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中国政府设立杨凌示范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农业的发展必须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相适应,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技术装备落后,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成果转化率不高。现在全球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将使全球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必须运用先进科技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推动农业转向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轨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此,要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联合全国农业科研院所,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围绕制约旱地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成果。特别要加快运用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研发节水技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疫病防治,保障食品安全;开展食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着力改善民生;突破防灾减灾难题,确保农业稳定增长。优化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整合力量开展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战略高端技术研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支撑。
第二,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探索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杨凌示范区在这方面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要遵循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有特色、易推广、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作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服务。积极发展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创新科技服务手段,搭建“三网融合”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通道,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第三,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农业科技发展的活力。面向未来,中国政府确定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此,需要有符合中国国情、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提供保障。我们要不断加大科教体制改革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努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带动大的科技型涉农企业。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相关农业科技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科技人员走向生产一线,切实解决农业发展中最急需、最紧迫的技术需求,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四,培养大批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新中国成立64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处处离不开科技进步和人才支撑。重视农业人才,就是重视农业的未来;投资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就是投资农业的未来。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就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不断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以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的、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积极探索建立起有利于中青年农业专家快速成长的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创新团队和人才梯队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促进。同时,要着力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着力抓好专业农民培育,造就更多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第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农业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中国政府将按照国际惯例支持农业发展,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投入力度,努力构建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逐步提高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着力推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发挥好各级政府财政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科技领域,促进提高农业科技的社会投入水平,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多元化、高效率的农业科技投入格局。
第六,依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时,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加大农业合作交流,对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丝绸之路各国大都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与我国北方旱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大体相同,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具有共通性。杨凌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的“试验田”,在抗旱作物育种、旱区生态环境修复、旱区节水农业等方面拥有一大批科研平台和人才,这些为杨凌与新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愿意以杨凌示范区为平台,与包括新丝路经济带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全球农业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科学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造福人民。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在合作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大力推动新的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就能够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杨凌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
(2013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