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辩论,发掘柔性的一面

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云波,日前与江西籍人士举行了座谈,回应家乡人对转基因的困惑。这则并不算显眼的新闻,并未登上各大媒体报章的头条。当然,一两个学者,即便再大牌,与家乡父老会见,也的确没有大肆报道的必要。如果不是与转基因相关,我们亦无在此讨论的必要。

饶毅和罗云波同为国内知名的科学家,同为海归,也同为江西人。他们选择以座谈的方式与自己的老乡们谈谈转基因,说来也颇为有趣。一般而言,座谈会比较随意,这与转基因这样严肃的科学话题,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饶、罗二人,一不是选择正式的演讲,二不选择撰文刊发,唯独用座谈的方式进行交流,个中考量究竟如何呢?

反对转基因食品合法化,甚至谈“转基因”色变的那部分人,绝大多数并不能精准地说出科学意义上的推论。他们主观情绪上的吐露,往往更加明显。或者是捍卫民族生死存亡的呐喊,或者是对食品安全的严重质疑,或者是对无良公司的声讨,在其眼里,媒体抑或学者,为转基因说话,即是站台,即是被收买者。正如风险认知模式心理学家保罗所指出:“当面对新出现的,未知的科学技术时,实验数据绝对是主观情绪的手下败将。”

从饶毅和罗云波一贯的观点和立场来看,二人对于转基因食品都持有较为正面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是美国、中国国家批准的转基因食品,就是安全的。二人的态度,如果从反对者的角度来看,大抵有被收买的嫌疑,可列入“砖家”名录。不过,饶、罗二人面对的不是一群激愤人士,而是自己的老乡,连着土地情结的“乡亲”。

这里涉及到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即信任是如何建立的。对于理性的科学工作者来说,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来自于可重复的科学实验结果。但对于普通的非科学工作者来说,信任包藏在许多非理性的情感之中。“老乡”是基于共同生长的土地而生成的一种地缘关系,尽管城市化打破了人们基于土地的联系,“背井离乡”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总的来说,见到老乡,尤其是见到“功成名就”的教授老乡,人们的信赖会提升不少。

饶、罗二人在座谈会上交流的对象,自然也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科学工作者,不懂转基因技术的原理。面对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他们的信任基于的是一种主观情绪,而非客观理性的认知。我们固然不排除饶、罗两位教授在沟通中具有“深入浅出”的能力,但高耸的知识壁垒于一般公众而言,不可能一下子被打破。

与饶、罗两位教授的举动有些类似,近期一名记者在辞职之后,尝试连续100天食用转基因,这则新闻也引来了不少关注。事实上,无论是教授们与老乡的座谈,还是前记者直播食用转基因食品,科学分析和社会论述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态度的转变者们来说,促使他们转变的理由,很可能不是真正能够意识到科学原理,而是对教授、记者的信任,以及对老乡的信任。这种信任的生产机制表明,在传播的意义上,信任不是一个理性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主观情绪问题。

饶毅、罗云波做法的可贵之处起码有两点:其一,敢于公布座谈会的记录,这意味着将自己的论述置于可讨论的公共空间,接受其他科学工作者的质疑。这样做,也有利于排除自己被收买的可能。其二,与老乡座谈的方式,开辟了更接地气、更柔软的沟通方式。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虽然不能像古代的高官商贾那样,在物质上反馈家乡,但在知识的反哺上,他们也可以被称作“乡贤”。

在具有争议的话题上敢于站队,即便当事人认为自己遵循科学和尊崇内心,依旧不能免除被一派人扣上“砖家”帽子的可能性。对此,我们并不想贸然认可或者反对饶毅、罗云波两位教授的观点,而是希望更多科学工作者公开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不管是深入浅出的科学分析,还是接地气的柔性沟通,讲究逻辑的公开讨论,都有利于驱散转基因食品的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