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数: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增长领先全球
最新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显示,如按照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WFC)*,中国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增长了37%,美国在同一时期则下降了4%。目前,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有关自然指数的数据分析发布在今天出版的《自然》增刊“2015中国自然指数”上。
“显然,中国正在赶上美国,并已成为一个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的强国。中国在1980年代初期蓬勃的经济发展持续推动了其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科研人员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也作为关键要素,推动中国科研投入带来惊人的回报。”《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博士(Nick Campbell)说。
中国在自然指数中的科研成果主要来自化学和物理学,分别占中国WFC总分值的61%和30%。同时,生命科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快速增长,在2012年到2014年之间有30%的增幅。
按照WFC计算,2014年中国科研产出最多的十大城市为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合肥、长春、香港、杭州、广州和天津。这十个城市加起来占中国WFC分值的70.4%。
北京、上海和南京依然是中国的三大科研中心。北京纳入自然指数的研究机构数量在中国最多,科研实力尤其体现在化学和物理学上。上海纳入自然指数的研究机构数量不足北京的二分之一,但其前十大研究机构的贡献与北京前十大研究机构的贡献不分伯仲。与上海一样,南京在自然指数上的科研成果也几乎有60%是来自化学。2014年,南京大学在自然指数上的科研成果占整个城市的二分之一以上。
2012年到2014年期间,西安、成都和杭州是WFC分值增幅最快的城市之一,这主要受到化学方面科研成果的推动。其中,西安的WFC分值增幅尤为突出,达到了142%;成都和杭州分别为78%和55%。
自然指数还显示,深圳、北京和武汉是中国三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因为这些城市有许多具有重要科研贡献的公司,尤其是在高端生命科学领域。其中,深圳尤其经历了精彩的转型,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基于科研的产业中心,位于深圳的公司所拥有的国际专利数量几乎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另外,中国还有三个城市在科研合作上表现突出:香港和合肥主要与各自的国际同行建立了大量的合作;天津则突出表现在当地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合作。
2014年自然指数中表现最突出的中国五大研究机构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
关于自然指数
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纳入指数的68种自然科学期刊由在职科学家所组成的两个独立小组选出,评选小组组长分别为伦敦大学学院John Morton教授和伦敦国王学院孙引飚博士。此外,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来最终确定入选期刊。据施普林格?自然估计,这68种期刊约占自然科学期刊总 引用量的30%。
自然指数在最近十二个月的数据快照,都根据知识共享协议在指数网站natureindex.com上滚动发布,以方便用户分析自己的科研产出情况。通过该网站,科研机构可根据大的学科分类浏览自己最近12个月的论文产出情况,各机构的国际和国内科研合作情况也有显示。
*自然指数有三种计量方法来追踪作者的单位信息:
• 论文计数 (article count/AC) - 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
• 分数式计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虑的是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一篇文章的FC总分值为1,在假定每人的贡献是相同的情况下,该分值由所有作者平等共享。例如,一篇论文有十个作 者,那每位作者的FC得分为0.1。如果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那其个人FC分值将在这些工作单位中再进行平均分配。
• 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 即为FC增加权重,以调整占比过多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这两个学科有四种期刊入选自然指数,其发表的论文量约占该领域国际期刊论文发表量的50%, 大致相当于其它学科的五倍。因此,尽管其数据编制方法与其他学科相同,但这四种期刊上论文的权重为其他论文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