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人民面临气候变化和粮食不安全日趋严重的双重压力


亚洲的山区人口尤其易受危害。一名身着传统服装的尼泊尔妇女在喜马拉雅山进行祈祷。

20151211日,罗马 - 粮农组织和山区伙伴关系在今天的国际山区日上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尽管全球饥饿人数持续减少,然而山区粮食不安全人口在2000-2012年间增加了30%。

根据“山区人口粮食不安全易受害性评估”报告,发展中国家山区的粮食不安全人数从2000年的2.53亿增至2012年的近3.29亿,而在同一时期全球山区总人口仅增加16%。

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山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有三分之一的人面临饥饿和营养不良,但在全球范围这一比例为九分之一。

如果只考虑依赖土地、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维持生计的农村山区人口,这种数字差距则更为悬殊:他们中近一半人得不到粮食保障。

山区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22%,世界13%的人口居住在那里。

“山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更加容易遭受饥饿的威胁。恶劣的气候和困难,甚至无法达到的地带,加上政治和社会边缘化无疑使山区人民特别容易受到粮食短缺的威胁,”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在该报告的前言中说。“鉴于我们现在正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呼吁国际社会和资源合作伙伴对山区进行投资,并加大对粮农组织和山区伙伴关系工作的支持。”

山地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日益严重的饥饿问题并不是山区居民面临的唯一挑战。

他们中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依赖于生计农业,所处生态系统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意味着对山区人民的一种不公平现象:世界上碳排放最少的社区在承担气候变化冲击方面却首当其冲,”山区伙伴关系秘书处协调员托马斯·霍弗说。

“例如,气温升高使病虫害沿山坡不断上行。作物歉收和家畜损失日益成为现实。此外,风暴、雪崩、泥石流和冰湖溃决洪水等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导致山地社区与道路、学校、市场和卫生服务的联系被切断,”他补充说。

区域差异

非洲,2000年有将近5900万山区人口被确定为易受粮食不安全影响,在2012年,这一数字增加了46%,达到8600万 – 这种情况部分地反映出这一大陆的山区总人口增加。该区域的大多数弱势群体居住在非洲东部,他们占非洲山区粮食不安全人口总数的65%。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山区弱势人口从2000年的3900余万增加到2012年的近4800万,增幅为22%。然而,山区弱势人口的比例保持稳定,在12年间从30增至31%。

亚洲的山区人口尤其易受危害。研究结果显示, 2012年超过1.92亿人被认为易受粮食不安全影响,与2000年的数字相比增加了4000万人,或增加26%。研究还发现,在2000年至2012年期间,山区人口中易受害人口的比例从35增加到41%。

政治支持

粮农组织认为,需要作出坚定的政治承诺和开展有效的行动,以扭转饥饿趋势并解决山区粮食不安全的根本原因,消除低地和山区饥饿问题严重程度的差异

就山区人民来讲,关键的因素是包容性增长,这意味着增长要促进人人都能获得粮食、资产和资源,尤其是穷人和妇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挥潜能。

在以家庭农业和小规模农业、林业和畜牧养殖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山区,关键是要创造一种有利的扶持性体制和政治环境,使山区人民有机会获得服务,如培训、信息、信贷和医疗保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

还需要投资和技术支持,使本地知识和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促进山区生产系统的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