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打造玉米地养鹅新模式亩增收千余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打造玉米地养鹅新模式亩增收千余元
科技日报讯(通讯员闯垒记者李丽云)记者近日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位于大庆市大同区的北方种鹅示范养殖基地获悉,该基地科研团队历经5年打造的“玉鹅种养模式”经过推广获得显著成效。在收获生态效益的同时,每亩增效千余元。
这种“玉米+大鹅”的种养搭配模式优势在于,鹅在田间行走施粪肥,增加土地肥力,3-5年改良土壤为有机地;鹅食用玉米老叶和杂草,增加玉米地通风,基本消灭了玉米生长后期杂草和虫害;鹅吃玉米须根,让玉米深入土壤更深,吸收更多营养,促进植株长高,籽实更加饱满;玉米和大鹅均成为绿色有机食品原料,秸秆在收获后通过青贮发酵方式饲喂鹅,减少秸秆收割后堆积,减少秸秆燃烧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玉鹅种养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归纳为“三减、两增、一提高”,即减少了化肥及农药使用,减少秸秆燃烧碳排放量,减少了人工费;增加了鹅的收益和玉米产量;提高了玉米品质和土壤肥力;既避免了用饲料催肥的工厂化养殖,又化解了农药化肥残留对作物和土地造成的危害。据课题组连续三年的统计和测定,每年每亩玉米地仅鹅养殖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450-700元;玉米增产10%,可增加收入200元左右;在化肥、农药和人工方面,可节约开支260-340元;提供鹅粪有机肥料600kg。
自2010年国家出台禁牧政策,黑龙江八一农大种鹅养殖研究团队开始尝试在青贮地放养大鹅,结果当年就取得成效。通过三年试验及推广,课题组总结出了养殖模式相关的饲养密度、放养日龄、生长季节、放养时间、回舍时间、补饲精料、补饲粗料等方面的饲养管理规范,免疫程序、疾病预防、常见鹅病诊疗等方面的疾病防治技术规范,以及使用青贮玉米秸秆的低成本饲养技术。自2013年开始,这项养殖模式通过技术培训的形式在黑龙江省内红光、逊克、海伦等农场及肇东、虎林、林口、海伦等县进行推广,获得农户普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