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科学传播,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

(本文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在2015年12月6日科学传播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转基因是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安全”是一个属于“风险评价”范畴的科学问题。对于这种新技术,公众因不了解而担心,有些专家因不熟悉而质疑,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一些反科学的组织和人士认为有机可乘,便打起“警惕科学”、“维护民意”等旗号,肆意诋毁科学、抹黑科学家、攻击政府决策,一下子把转基因推到风口浪尖。以致不少人避之唯恐不及,许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更为虚幻的恐慌所左右,社会上一时间闻“转”色变、谣言四起,乱象丛生。

就在转基因技术发展陷入重重迷雾的2012年,出于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弘扬科学精神的责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五家学会30多位科技工作者齐聚海南三亚,决定联合发起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平台》,次年春夏,科学家又与媒体人联手创建了《基因农业网》,发出了科学界捍卫科学、拨乱反正、支持国家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强劲呼声,毅然踏上向公众传播转基因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艰难旅程。

时隔三年,人们看到由于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科学界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内理性认识和支持转基因发展的正能量正在上升,社会舆情逐步有所转变。现在,顽固坚持反转基因立场的人已越来越孤立,一些当初热衷妖魔化转基因的人也转而辩称自己“不反对转基因”,只是反对技术的“滥用”,反对科学的“神化”。但是,如果依然无视转基因造福社会的显著成效,拒不承认科学管理下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可以保障这个铁一般的事实,那么不论如何掩饰,恐怕仍难摆脱逆科技创新大潮而动的噩梦。

透过现今的转基因之争,也使人们看清了发端于西方的反科学思潮向我国的渗透蔓延和恶劣影响。我们有三点感受和体会:第一、我国现代科学发展历史较短,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并没有在社会生根,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各种反科学、伪科学的言行不难找到滋生的土壤;第二、提升全社会科学认知水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科学传播工作将会与转基因这项新事物、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相伴始终;第三、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果听任反科学思潮自由泛滥将会动摇科技发展的思想和社会根基,严重阻碍“两个100年”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希望有更多的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和管理的专家踊跃发声,希望科学家与传播媒体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希望科学界同社会各方面力量有更广泛的联合,使转基因科学传播取得更大实效。

加强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和支持转基因对于新技术的发展无疑非常重要,然而,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彼此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不可能等公众都明白了科学道理、都接受了转基因才去推进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生物育种创新的真正动力来自生产应用,不推进产业化也不能真正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引导研究工作的深入;不推进产业化也无法让老百姓真切了解和感受新技术带来的好处,科普宣传也不会收到实效。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大胆创新研究,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不能把转基因农产品市场都让外国大公司占领了”。这段话强调了当前推进转基因产业发展的紧迫性。有了好的转基因产品,如果不去积极推进产业化,在激烈的科技和市场国际竞争中我们仍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因此,下一步更应把推进转基因产业化作为科学传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

我想借此机会讲讲转基因玉米问题。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产量的80%以上用作畜禽饲料和深加工原料。尽管近年因种植面积扩大玉米产量有所增加,但因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玉米价格倒挂,进口数量仍在节节攀升,专家普遍认为由于饲料和深加工发展的刚性需求,从长远来看玉米仍会出现较大供求缺口。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但从根本上讲还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5.45亿亩)与美国(5.5亿亩)接近,总产量却比美国少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玉米单产水平高达600公斤/亩,而我国仅400公斤/亩。美国采用转基因技术,结合其它先进育种手段,仅用了十多年时间就使玉米单产提高了30%,充分显示出生物育种创新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活力。如果我国大力加强玉米科技创新,积极推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也完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而满足消费增长需求。

转基因玉米既是当前农产品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转基因玉米研发已获得两项重大突破:第一、植酸酶玉米可提高饲料磷养分利用率30%,减少环境畜禽粪便磷污染40%,从源头上有效治理蓝绿藻等生态污染;第二、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80%,显著降低玉米中黄曲霉、镰刀菌等真菌毒素污染,并为玉米间套作、机械化等先进耕作方式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因受玉米螟等害虫危害,我国玉米平均减产10—20%,严重危害甚至造成绝收。若推广应用抗虫转基因玉米一亿亩(相当于东北玉米种植面积的一半),按每亩保产10%计算,每年即可挽回500万吨产量损失(可望近期玉米无需进口);若全国普遍推广,每年增产玉米2000万吨以上,农民增收可达400亿元(可望未来大大减少玉米供应缺口)。

以上转基因研发成果均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产品已获得安全证书或进入生产试验,完全能够确保安全。如果能当机立断,将主要用作饲料的转基因玉米作为近期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突破口,定会像当年举国推进转基因抗虫棉一样,不仅能与国外进口产品抗衡,抢占市场先机,而且能带动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就是对我国转基因科技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应有充分的自豪和自信。上星期,全球媒体对美国批准三文鱼生产和食用做了报道,引起巨大轰动。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世界首例转基因鱼研究成功是在32年前(1983年),出自中国科学家朱作言先生之手。之后朱先生又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创造性地培育出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快速生长的鲤鱼,并通过大量试验证实了转基因鲤鱼的生物安全性,在研究上一直走在国际前列。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国内在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推进上的摇摆和退缩,这个几乎到手的金牌又让给了别人!这件事确实值得反思。我知道农业转基因领域类似的成果还有不少,最近好多科学家都在说:“We are ready, but···”。因此,我觉得中国转基因科学研究能否冲向世界,关键要看管理部门的科学判断和决心,今天我们在这里大声呼吁加强科学传播,更期待早日看到but后面不再有遗憾,只有中国科学家占领生物技术制高点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