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北京大学胡敏课题组与美国德州A&M大学张人一教授合作揭
11月24日,国际著名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线刊发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敏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德州A&M大学张人一教授合作研究揭示北京霾形成的机制的研究文章。研究显示与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一次颗粒物相比,城区交通等排放的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周边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SO2)经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对北京霾的贡献更大,有针对性的控制上述三类气态污染物是治理北京霾的关键。
该成果基于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校园内长期运行“城市大气环境定位观测站”观测研究,由大气化学研究团队胡敏教授、邵敏教授、曾立民教授、美国德州A&M大学张人一教授和联合博士后郭松等人合作完成。
霾是空气中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对太阳光的消光作用而导致的能见度下降的现象。本研究分析了北京初秋的典型霾污染过程,霾发生时表现出高臭氧和高PM2.5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霾从形成到结束,从蓝天白云的清洁天到严重的霾天只需要几天时间(一般以4至7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都包括两个重要的化学转化过程:在清洁天,主要是气态污染物生成纳米颗粒物的过程,也称为颗粒物的核化过程,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纳米级粒子;在随后的几天,是颗粒物的持续快速的增长过程,使得在清洁阶段“种植”的种子得以长大到亚微米大小,这样大小的颗粒物对太阳光的消光作用明显,因此,导致能见度的降低从而形成霾。北京PM2.5质量浓度的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在清洁天每立方米大气中的颗粒物总质量不足50微克,但在2至4天后的污染阶段会增至数百微克。
研究从机理上解释了北京的霾比世界上其他地区形成更迅速且更严重的原因。北京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与世界上其他地区非常相似,都主要是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物等二次颗粒物,表现出明显的二次形成特征,并无特殊之处。但是,在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强氧化性和高浓度的气态污染物使得颗粒物具有更强的核化能力和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成核过程在世界上许多地区也会发生,但北京成核的潜力远高于其他地区,只要是清洁天都会发生;更为独特的是颗粒物的持续快速增长过程,同时具有这两个方面就使得北京的霾更加严重。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城市中气态污染物浓度较低,大气氧化性也没有北京强,因此很难同时出现到颗粒物有效的核化及持续快速的增长。
图为在清洁天(左)和霾天(右)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照片。在清洁天气态污染物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纳米颗粒物,几天后纳米颗粒物持续的长大到亚微米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迅速升高,导致能见度下降,形成霾。
原文链接:
Reply to Cao and Zhang: Tightening nonfossil emissions alone is inefficient for PM2.5 mitigation in China
原文摘要:
In the short commentary by Fang Cao and Yan-Lin Zhang,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ightening nonfossil emissions control may serve as a potential opportunity for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 with the particle size smaller than 2.5 μm or PM2.5) mitigation in China (1). Cao and Zhang state that “Guo et al.’s…important new finding fails to consider particles emitted by nonfossil sources (e.g., biomass burning, cooking, and biogenic emissions) either from primary emissions or secondary formations” (1), but provide no technical or scientific detail to invalidate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work by Guo et al. (2). Instead, Cao and Zhang argue that nonfossil PM sources represent “a critically important (sometimes dominant) contributor of …
doi: 10.1073/PNAS.1424185112
作者:胡敏和张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