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大豆工作组研讨会在昆召开

在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云南省科技厅等的联合资助下,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第七届理事会暨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6至20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期间,柬埔寨农业研究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Seng Vang博士、老挝国家农林科学院副院长Vanthong Phengvichith博士、泰国清迈农业研究中心大豆专家Auytin Polpanit博士、越南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主任Tran Thi Truong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耿智德副研究员等科技人员参与本次大豆工作组研讨会。

Tran Thi Truong博士、Auytin Polpanit博士、耿智德副研究员分别代表本国汇报2015年所开展的合作研究工作。Tran Thi Truong博士代表越南详细介绍越南大豆生产体系和模式,提出具有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潜力的是水稻收获后9月份播种的冬大豆;接着介绍在自2008年以来GMS地区大豆联合研究筛选出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DT12、DT22、DT26的生产和示范情况,重点介绍新育冬大豆新品种DT26的特征特性;最后介绍小型机械化大豆播种、中耕、收获的轻简、高效生产技术。Auytin Polpanit博士代表泰国农业部介绍GMS地区大豆合作成果,泰国北部地区是大豆主产区,也是水稻收获后12月份播种,种植规模大;通过GMS合作筛选出一批适宜的、优异大豆新品种中品661、滇86-4、滇86-5、滇沧2号(Diancan 2)、DT22、DT26、VCM2、CM6、CM60运用于生产。耿智德副研究员代表中方介绍云南省秋大豆主要分布在文山、普洱、版纳、临沧、保山等州市,其中稻后秋大豆最具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潜力;至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已经筛选出中品661、滇86-4、滇86-5、滇沧2号(Diancan 2)、VX93、云大豆9号及云大豆10等一批高产、优异的秋大豆新品种(系)。

会议代表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共识:1、坚守GMS非转基因阵地,尽快与大豆种植、加工、贸易的大型企业对接,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非转基因稻(玉米)后大豆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2、充分利用前期研究结果,加快品种审定步伐,拟在GMS秋大豆主产区审定2-3个大豆新品种,并推广示范;3、密切合作,进一步交换大豆品种, 筛选具有高产、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蛋白质含量高的秋大豆品种。(审核:李露)

大豆工作组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