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推动智能时代来临

11月23日上午,国家会议中心主报告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Arturo Baroncelli,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主席Raja Chatila、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共同启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中国和世界一起,共同见证与推动全球智能时代的来临,展望与预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

智能社会正大步走来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的主持辞中说,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英姿勃发。信息、生命、材料等技术不断交叉融合,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发展主旋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正迈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智能社会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机器人是智能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机器人已成为世界共识,美国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欧洲火花计划、韩国机器人强国战略、新工业法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部将发展重点瞄向机器人。机器人将对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格局带来重大的影响。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为主题,主办论坛、博览会、邀请赛三项活动,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主旨报告会和12个专题论坛,209家全球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展出机器人领先成果,145支青少年代表队展示孩子们对机器人的热爱和创意。这将是世界机器人领域值得铭记的一次盛会。

面对美好的机器人发展未来

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当天举行了主旨报告会,邀请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知名学者、专家围绕大会主题进行战略与趋势、技术与创新、产业与应用等方面的主旨报告。主旨报告会的第一阶段,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Arturo Baroncelli演讲主题为《全球机器人调研:正在征服世界的机器人》。他表示,人们在很多领域已经看到机器人的身影,它们可以替代人类在非常复杂、有害的环境中工作,可以帮助残障人士进行康复。从工业机器人的数据看,2014年全球销售的工业机器人达到23万台,今年将有15%的增长。按区域划分,亚洲是工业机器人使用最多的地区,占世界范围内机器人使用的50%,接下来是美洲包括北美、南美,其次是欧洲。服务机器人分为家政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总体来讲,世界上现有1200万台机器人属于家政服务型的机器人。另外,安保、医疗、清洁、水下等类型机器人被称为专业机器人。预测在未来的三年,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服务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他说,机器人行业的新时代,无论在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将面对非常美好的机器人发展的未来。

把科学和工程在机器人身上融为一体

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旨报告会的第一阶段,IEEE自动化与机器人学会主席Raja Chatila作题为《机器人技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的演讲。他说,机器人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实现了智能与工程的融合。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与人类进行互动,智能机器人必须要处理持续的观念和行动,需要控制触动器与感应器,整合知识,处理不确定性以做决策等等。目前,工程学专家和神经学专家建立了很好的理论和模型,能够相互补充,促进彼此的发展,促进了机器人系统进行很好的控制、感知,让机器人学习如何与人类互动,这就是把科学和工程在机器人身上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重新定义机器人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主席顾问Michiharu Nakamura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旨报告会上,作题为《机器人的现在与未来》的报告。他表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断出现社会创新和技术进步,特别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不断改变着社会与人类的活动,横跨了工业、医疗、灾难救助、物流、自动驾驶等各个领域。日本政府最近提出的“机器人革命”,目标设定为2020年,在应用角度包括了制造业、服务业、医疗保健、农业、食品工业、基础设施、灾难救助、建设行业等。“机器人革命”的新战略,包括现代化的机器人技术,要求重新进行机器人的定义。

学科的交叉结合将为机器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旨报告中表示,智能制造的发展要求机器人和人的关系发生改变。现在的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顺风顺水,非常成功。在船舶、飞机的制造过程中,虽然很多零部件是用高精度的生产系统加工出来的,但在装配的时候,相当多的情况下需要人类亲历亲为。对机器人有很大需求,但目前机器人不能满足需求。人和机器人合在一起的混合自动化,将是合理、高效的生产方式,这就要求机器人和人融合。所谓的与人共融,就是能在同一自然空间里工作,能够紧密地协调,能够自主提高自己的技能,能够自然的交互,同时要保证安全。实现这样的与人共融的机器人,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就会改变,是一种朋友关系,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帮助。要做与人共融的机器人就要把人的符号化能力、学习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机器的精准、力量、重复能力、作业时间、环境耐受力结合在一起。与人共融是下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各个学科的交叉结合将为机器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王学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