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丰年连至可否高枕无忧?
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
据媒体报道,河南等地由于粮食连年丰收、托市价格持续单边上扬、国有库存高企,时隔多年的卖粮难现象再度抬头,局地排队卖粮常态化,有的收购点甚至出现了为卖粮而“走后门”的现象。
粮食“十二连增”的背后
“今年全球的粮食都丰收了,不止中国一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研究员张正斌表示,“原本中国的一部分粮食还可以卖出去,现在看来不行了。”
尽管赶上丰年,但常年与粮食和农民打交道的张正斌却不敢妄言形势大好。“谁也不敢说粮食足够多了,从总体上看中国还是一个缺粮国家。”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粮食进口量首次超过1亿吨,达历史最高。“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的粮食总产在增长,2014年人均粮食达到440多公斤,大大超过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的红线,说明我们的粮食供应很安全,但同时进口也在增长。”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永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粮食年年增产,但粮食跑哪去了,为什么进口也在增长?这是相互矛盾的。”张正斌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采访对象向记者透露,12连增在上报时是有“技巧”的。“比如今年是单产增加了,明年就是面积增加了,交替着来报,不可能都增加。地方是需要政绩的,否则怎么给国家交待呢。”
“一些地方粮食系统十分腐败,倒卖粮食,以旧顶新,为的就是获得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其实粮食还是那么多。”上述人士指出。
在张正斌看来,尽管已是12连增,但中国的粮食问题还远未达到高枕无忧的程度,“种地是靠天吃饭的”。
气候变暖或为中国增粮
在张正斌看来,中国应该抓住气候变化的战略机遇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他认为,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很可能是大有好处的。“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大产业,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都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通过对中国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与气候变化历史过程的对比分析,张正斌发现,中国粮食的连续增产,特别是东北粮食基地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明显受益于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可以延长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作物的生长期,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和面积。”张正斌说,东北以前有很多地方是不能种水稻的,现在气候变暖,就都能种植了。“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一定要辩证看待。”
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除了看老天爷脸色,结构的调整也至关重要。“当前要把玉米的种植量压下来。”张正斌指出,由于玉米的高产与高价,多年来农民的种植热情一直很高,种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生产如此多的玉米,会浪费很多的资源。目前国家正在努力调整种植结构,希望这一局面能早日得到改善。”
随着我国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增长的需求依然很大。“这种需求主要表现在肉蛋奶上,肉蛋奶的需求拉动了与畜牧业相关的粮食如玉米需求的增长。”杨永辉认为,尽管目前不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但饮食结构在未来仍需要作出调整。
农业走出去也要守得住
随着粮食“十二连增”的到来,农业走出去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日前指出,中国正面临粮食和食品安全新挑战,必须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防范和化解单纯的农产品进口贸易可能带来的风险。
“粮食走出去有一定作用,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所以首先还是要保证粮食的基本自给。”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走出去应该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与周边部分国家展开合作。
朱英国认为,结合农作物的不同特点与不同国家展开合作,是提高我国粮食产能的一个很好机遇。“比如将经济杂交稻向东南亚等国家输出,而小麦则往西亚地区发展。”
“但在粮食进口方面,一定要守住底线。”朱英国强调,口粮安全是绝对要保证的,尤其是水稻和小麦绝不能依靠国外,不能受制于人。“如果未来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那就麻烦大了。”
在杨永辉看来,粮食增产仍存在一定隐患。“我国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特别是近20年来粮食增产90%以上来自于水资源压力比较大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而且国家现在有很多粮食补贴政策,政策如有松动,产量下滑风险较大。”
此外,启动粮食安全的再研究也迫在眉睫。“2013年我国调整了95%的粮食自给红线后,粮食进口急速增加。新形势下,需要结合国际市场的供应格局,从国家层面研判并明确粮食主产区未来粮食增产目标和技术保障措施。”杨永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