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就全球首套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读物出版,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闵庆文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郑惊鸿

全球首套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读物《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第一辑)日前正式出版发行,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好评。这套丛书是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支持,中国农业出版社策划,闵庆文、邵建成任总主编,丛书的出版是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生动展示和推介,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一次有益尝试。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套丛书出版背景,记者采访了丛书主编、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

问:编写丛书有什么背景?

答:“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在今年11月17日,“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在江苏泰兴举行。10月11-1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中国试点总结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授牌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在浙江青田举行。8月28日,农业部发布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而在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指出,“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可能有的读者注意到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词,那就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什么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按照农业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中的说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由农业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发展很快。从国际上看,在中国政府等的强力推动下,今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39届大会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为粮农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国内看,2012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并先后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三批发布了6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覆盖25个省、市、自治区,涵盖了几乎全部的传统农业类型。

更为重要的是,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早在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针对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作出批示,要求“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2013年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可以说,我们迎来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春天,这也正是编写这套丛书的大背景。

问:编写丛书有什么目的?

答: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着投入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等工作。

农业文化遗产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概念和保护理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提出的,2005年在6个国家遴选出了5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保护试点,其中包括中国浙江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经过10多年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的支持下,于2009-2014年实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取得了预期目标,在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农业文化与知识体系的保护与传承、遗产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和贫困问题缓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经有14个国家的32个项目被列为GIAHS名录,其中中国11项,位列世界各国之首。

发掘与保护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执行GIAHS项目时所确定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国家,而且还通过试点示范,使人们开始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了新的认识。正如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填补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空白的有力举措、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尽管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影响,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样板,但客观而言,其影响力还远没有达到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传统村落等的影响力,这不仅表现在各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的投入不足上,还表现在公众对它的了解还很缺乏上。编写出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就是想通过一批鲜活的案例,告诉人们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提升遗产地人民的文化自觉性与自豪感,提高全社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这既是深入贯彻中央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有力探索,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具体行动。

问:这套丛书有什么特点?

答:这套丛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宣传手册,也是遗产地干部群众保护与发展的工作手册,更是八方旅游爱好者的导游手册。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首套系统介绍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知识技术、风土人情、保护发展的读物,编写伊始就力求使之成为一套全面反映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资料、社会各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宣传资料、遗产地干部群众实施保护与发展的工作手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者行前必备的导游手册,并因此确定了资料翔实、内容全面、语言生动、图文并茂的编写风格。参加编写人员,既包括来自高校或科研单位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及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的专业人员,也包括来自遗产地的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从而保证了这套书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读性。

第一辑共11册,重点推出了已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11个传统农业系统,即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一个遗产地一册,系统阐述了遗产的起源与演变、生态与文化特征、多种功能价值、保护与利用现状、可持续管理对策等内容,并附上了遗产保护大事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以及旅游资讯、特色餐饮等,希望能为各界人士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并参与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长期生存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保护、传承、发展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于现在以及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为保护、利用、传承好先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