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记育种专家朱英国
原标题: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
本报记者 刘志伟 本报通讯员 丘剑山 刘 洋
科技追梦人
“从大别山走进珞珈山,再从珞珈山走向五指山。屈指一算,已经54年。我从青年一步步走过了中年,走向老年。感谢生命中的这‘三座大山’,承载并成就了我年轻时的梦想。”10月14日,朱英国在武汉大学生命学院向科技日报记者讲述着他的追梦故事。
让世界远离饥荒
1959年高考前夕,一个布衣青年静静地站在罗田一中后山顶上,遥望江南,仰望星空,许下了一个心愿——考进武大。“我连填了3个武汉大学生物学的志愿。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家乡的亲人和自己远离贫困和饥饿。”
1959年,朱英国如愿以偿考上了武汉大学,第一次走进珞珈山,攻读植物遗传专业。
刚进入大学不久,朱英国和许多人一样遭遇了席卷全国的饥荒。这也更坚定了他的梦想:让世界远离饥荒。5年后,朱英国毕业留校,专注于水稻科研工作,这一干就是50年。
英国天文学家普罗克特说,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在武大,朱英国梦想的种子开始生根、萌芽。
朱英国在学生时代,聆听过高尚荫、孙祥钟、余先觉、何定杰、公立华、杨弘远、周嫦、汪向明等老师的讲座和讲课。他们的科学精神一直激励着他。1964年,朱英国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
上世纪70年代初,湖北省水稻三系协作组成立了,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武汉大学作为组长单位,选定朱英国担任组长,组织武汉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50余人,集中在沔阳县(现仙桃市)排湖原种场开展大协作,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
秋风乍起,朱英国就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就这样,从1972年起,他便开始了“水稻候鸟”的生涯。
两年后,他们利用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杂交,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与袁隆平的野败型和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坚信“种子效应”
众所周知,水稻研究既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朱英国和同事们除了在试验田里忙碌,还要砍柴做饭。为了呵护精心培育出的禾苗,他们时常与毒蛇、田鼠激战,与疾病、寂寞抗争。
在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朱英国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1984年3月,经过大海捞针,农家品种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被发现。经过3年反复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它就是“马协a”。“马协a”的问世,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
凭借“红莲型”和“马协型”两项不育系科研成果,朱英国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0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50多年来,朱英国抱定对“种子效应”的信念,率领研究团队不断进行水稻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和选用杂交水稻新品种,成功选育出优质的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和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珞优8号和粤优9号等优质组合,推动了中国优质杂交稻的发展。其中,珞优8号的最高亩产达876公斤,并且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一步跨入“超级稻”行列。
2010年,朱英国的团队另一个新品种“两优234”通过湖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专家们认为是首次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成功选育的抗虫杂交稻并用于生产。这种抗虫基因是野生稻的天然抗褐飞虱基因,由栽培稻与野生稻多次杂交后为人类所利用。
粮食生产应居安思危
朱英国说,一晃,我从事红莲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40周年了,我和我的团队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发展紧密相结合,在克隆了红莲型杂交稻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后,迅速将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在生产中应用,不仅把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领域顶级杂志《植物细胞》、《生物生化杂志》和《中国科学》上,还与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建设“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成功选育出以红莲优6号、珞优8号为代表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
目前,红莲型杂交稻累计推广已经超过了1亿亩,并在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莫桑比克等国试种,比当地品种增产20%至50%,出口潜力巨大。
2012年在全国“国家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红莲型杂交水稻现场考察会”上,谢华安院士、颜龙安院士、陈温福院士等200多位专家对以珞优10号为代表的红莲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在全国“第二届植物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论坛”上,谢华安院士、林鸿宣院士等300多位专家高度赞扬了武汉大学红莲型杂交水稻及两系杂交水稻组合。
更让朱英国感到欣喜的是,2013年7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酷暑深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珞优8号、珞优10号、两优234……朱英国一一介绍基地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
当获知珞优8号亩产800公斤,是湖北连续7年、全国连续4年主推的超级稻品种时,总书记握着朱英国的手:“您辛苦了。感谢你们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这次视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朱英国表示,“作为科学家,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力解决好科学界承担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担好担子、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最近,武汉大学以朱英国院士为首,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依托“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杂交水稻协同创新。朱英国说,“中国具有广袤的土地资源,粮食生产根基厚,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作用,中国有能力、有条件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
原标题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