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下跌 影响几何
玉米市场自新粮收获上市以来持续经历下跌行情,一路跌破每公斤1.6元大关,创下历年新低,抱粮惜售的农户们望“价”叹息。不仅玉米价格下跌,花生价格也回落。粮食价格“跳水”究竟为哪般?
11月6日,冒着冬雨,记者来到界石镇张格庄村文登最大的粮食种植大户陈传国家中进行调查了解。陈传国是界石镇的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他在村里承包了900余亩土地,从种到收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去年收入达40万元。
迈进陈传国的大院,记者看到,由于担心雨水淋湿,还没来得及归仓的玉米用塑料纸遮盖着。“还有200吨玉米没有卖。”陈传国指着晒场的玉米说,“价格太低了,今年亏损了差不多10万元。”
亏损:粮价下跌幅度大
说起今年的玉米价格,陈传国望着堆积的玉米,愁容满面。这几天,玉米平均价格跌至每公斤1.7元,有的更低到每公斤1.6元,相比于去年每公斤2.2元的平均价格而言,下降幅度较大。陈传国说:“新收获玉米价格一直上不去,现在这个价格相当于白忙活了一年,刨去种子、化肥、灌溉的费用,赔钱了。”
“价格太低了,想等等价格回升再卖。”陈传国说,前一段时间,玉米价格还在每公斤1.76元的时候,他卖了10万公斤,收入了17.6万元。
“玉米现在每公斤才1.7元,太低了。”陈传国犹豫着该不该卖。“现在这个价格卖,真的是不够忙活的!”他盘算了一下,一亩玉米地,仅种子、化肥、农药就要投入300多元,如果播种和收割都用机械的话又要多花费140元,而按照一亩地收400多公斤玉米算也就能卖不到700元,刨去这些费用,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这样一亩地的利润是个负数。
据了解,今年8月下旬玉米的价格还是每公斤2.4元,从9月份价格就开始慢慢下跌,最低收购价到了每公斤1.6元,是历年来的最低价格。因为价格低,很多农户持观望态度不愿卖。
陈传国今年种了400亩春玉米收获了20多万公斤;还有200多亩夏玉米,估计能收获10万公斤。去年玉米每公斤2.2元,现在落了0.5元,如果都按照这个价钱,他的这些玉米毛收入只有51万元。
今年,陈传国种植了150亩花生,但是由于干旱,花生产量降低。“去年每亩能产365公斤,今年只有340公斤。”陈传国说,不仅产量低,价格也比去年降了。去年每公斤收购价格是6元,今年只有5.4元。即使全部按照目前的价格卖掉,他的毛收入只有27万元。
今年就小麦还行,270亩小麦打了12万公斤,国家保护价收购价格是每公斤2.38元,卖了不到29万元。
加上补贴等等,掰着指头算算,今年他毛收入只有不到120万元。虽然毛收入一百多万元,但是每年种这些玉米、小麦、花生,化肥、农药、人工、机械等等需要六七十万元,还有60多万元的土地流转费用,成本在130万元左右,因此算算总账,陈传国说,今年亏损了十多万元。
“去年不仅丰收,而且价格也不错,750亩玉米平均亩产600公斤,我以每公斤2.34元的高价把玉米卖了,毛收入105万元。”陈传国掰着手指说,除了玉米,去年390亩小麦,打了13.5万公斤麦子,与当地国家粮食储备库达成协议,以政府最高保护价收购,毛收入达32万元。还有,去年他种植花生100余亩,毛收入24万元。加上补贴等等,总算算,他去年毛收入170万元,刨去成本,去年挣了40万元。
调整:增种小麦价格稳
相比玉米、花生,小麦价格比较稳定。
“前不久国家公布201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2016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陈传国说,国家保持小麦收购价格不变,他心里很踏实。
“国家对小麦保护价收购,所以种植小麦不会担心,还是多种点小麦不愁卖不出。”陈传国说,他今冬种了300亩小麦,而去年种了270亩,相比去年增加了30亩。
去年,陈传国种植的小麦每亩有125元的综合直补,同时小麦、玉米、花生还有农业保险补贴。陈传国告诉记者,这些补贴和保险补贴让他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减少了风险损失。
今年,补贴政策发生了变化,陈传国拿到了1.2万元的补贴,还有上级发放的13.5吨玉米专用肥,以及30吨改良土壤的有机肥。今年,玉米参保600亩,每亩补贴12元,享受保险补贴7200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玉米价格走低,花生价格也下跌厉害。当前由于花生价格只有每公斤5.4元,大部分农民看着行情不好都有改种小麦的想法。农民们算了一笔账,和种小麦相比,一方面是收购价格下滑,而且花生机械化程度低,费工费时;另一方面,花生每亩的产量只有不到400公斤左右,而小麦产量500公斤左右、玉米产量600公斤左右,此外在花生种植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补贴,又没有国家的最低收购价保障,所以一些农民增加了小麦的种植面积。
据了解,由于山东省未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主要实行市场化收购,当前玉米供大于求是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玉米消费主要分为两大方面,饲料和深加工,然而深加工的产业升级以及行业洗牌一直没有停止,带动玉米需求有所降低。另外,饲料需求方面,今年以来猪肉产量呈现同比下降趋势,尽管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回暖,但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低位,加上养殖周期的限制,生猪数量短期无法快速增长,对玉米的需求量依然不足,玉米供大于求现象依然存在。
今年,玉米价格受国际粮价冲击影响较大,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优质进口玉米由于种植规模、种植管理等方面优势,成本远低于国内传统种植方式,到港后价格仍比国内同等质量玉米价格低接近30%,这让不少加工企业选择了国外玉米作为原料。此外,今年东北等玉米主产区丰收,大量新粮上市,使得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进一步加剧。
出路:规模化机械化降低成本
冒着冬雨,记者看到,界石镇张格庄村东边的山坡上,两台大型挖掘机停在土地整理工地上。记者了解到,这是文登的一个土地平整项目,将山坡上的小块土地平整成大块,便于机械化耕作。
“土地面积大了,便于机械化作业,这样就能降低成本了。”陈传国说,现在地块小,人工贵,要想降低成本,必须改变农村土地的细碎化状态,促进土地使用的规模化,提高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使生产成本降下来,效率得以提升,收入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将来不搞规模化、机械化,种粮食没有‘钱’途。” 陈传国告诉记者,比如过去花生都是人工刨,刨一亩花生得四到五个工,而现在花生全程利用机械化收获,两个人一天就能收获十五亩到二十亩,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收获成本。
记者看到,在陈传国的大院仓库里,玉米收获机、小麦播种机、小麦收割机、花生收割机、烘干机等大小各类机械摆了20多台。规模化耕种必须实现机械化生产与管理,才能节约成本,增加收入,陈传国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他不仅是种粮大户,还是有名的农机大户。
“我购置这些农机花费了大约70多万元,多亏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我节省了很多成本。”陈传国说,以去年购置的5台烘干机为例,购机补贴达到19.5万元。
有了先进的生产设备,陈传国的900亩土地,不论种植小麦、玉米还是花生,基本上都实现了播、种、收以及管理的机械化,常年用工量只有7至8人。“与农民自己种地的成本相比,我的种植成本要低很多。”陈传国说,如今,粮食生产只有实现规模化种植才能见效益。
陈传国还牵头成立了顺发农机合作社,目前已有64户农机大户加入,拥有200多套大型机械,总马力达到5000余马力,服务范围遍及界石镇四分之三的土地。所以,今年种粮赔了钱,但是搞农机服务,他还是赚了一些。
“无粮不稳,国家对粮食生产还是重视的。”陈传国对未来的粮食市场行情持乐观态度,“听说东北及华北玉米收购价开始反弹了,外地玉米涨价了,本地价格也会提升。”(来源:文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