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86户农民水稻减产绝收 因为种子水土不服?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罗本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辛苦劳作一年,农民们就盼望着地里的庄稼能有个好收成。然而今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旺牛村村民彭德富等人等来的却是水稻绝收的噩耗。

彭德富等人在寻找造成水稻绝收原因时,将“疑凶”锁定在了川优8377稻种上。据仁和区农牧局不完全统计,今年仁和区水稻遭遇类似情况的村民达86户,涉及种植面积147亩。

收获季节到来水稻谷粒里全是空壳

进入8月份,攀枝花市仁和区等地的水稻陆续成熟,待收割。

在仁和区啊喇乡旺牛村,村民彭德富没有收获庄稼的喜悦心情,原因是自家两亩地的水稻出了怪事,要收获了稻穗还不弯腰,谷粒几乎全是空壳。而其他村民田地内都已是金黄色、沉甸甸的稻穗

种地几十年的彭德富讲述,稻种从播种、施肥、除草等过程,都和平时种植一样,秧苗长势也很好,但到抽穗时节,品种像未授粉一样,结不出果实。排除种植环境可能存在问题后,彭德富怀疑今年的水稻品种有问题,他种植的是新上市的川优8377稻种。

彭德富随后发现,在同村有一户村民和他一样,种植了川优8377稻种,也出现了空壳、几近绝收的情况。

上门维权发现“种子”问题不是个案

发现问题后,彭德富等人到仁和区老农贸市场,找到销售种子的攀枝花市肖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

彭德富说,当初买稻种的时候,他让老板推荐一种比较好吃的品种,老板推荐了川优8377稻种,并表示品种适合攀枝花种植。在与销售人员交涉过程中,对方称公司系正当经营,种子也是正规渠道出来的,让他们去找地方政府,看投保了的庄稼能否有赔偿。

在了解过程中,彭德富发现,他与另外一户村民并不是个案,在仁和区其它乡镇,有几十户村民和他们在同一家种子公司购买种植了川优8377稻种,也出现了几近绝收的情况。

对此销售人员说,他们只能将村民们反映的情况暂时登记下来,暂时没有其它的解决办法。

在维权难以取得进展时,村民们向农牧部门投诉,寻求帮助。

调查取证86户村民种植受影响

8月20日,仁和区种子管理站接到仁和区布德镇中心村灰拉海组农户苟连华电话投诉,该组10户农户在攀枝花市肖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购买的水稻品种川优8377出现结实率低或不结实的情况。

接到投诉后,仁和区农牧局局组织人员及市、区专家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

从8月21日至9月16日,调查人员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仁和区区所有乡镇,并对受损的8个乡镇部分农户做询问笔录。9月10日,市、区种子专家进行了田间鉴定。

根据调查取证,攀枝花市肖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从成都大美种业购进246公斤川优8377稻种,主要销往仁和、永仁、盐边等地,在仁和区销售了172公斤,其中有86户农户不同程度受损,受损面积147亩。

经仁和区工商部门核查,种子销售商家进货渠道合法,销售资质齐全,有相应的该种子合格质检报告,水稻品种川优8377是国审一级稻品种(国审稻2012第12号),销售品种合法。

农牧局人员到现场调查

种子合格问题出在哪儿?

在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出现减产和绝收的区域大部分在仁和区高海拔乡村,如同德镇、布德镇、太平乡、前进镇田堡村等地;而在低海拔区域表现正常,如福田镇。

川优8377稻种种子没有问题,部分地方能种,部分地方不能种,难道是水土问题?

据调查人员调查,商家在引进新品种时未充分做好试验示范工作,只在啊喇乡大竹村做了一年的试验示范,而在其它不同海拔位置的地区并未进行试种。种子销售商在销售过程中,以偏概全,表示攀枝花能种,且未向购种农户讲解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种子经营者应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与有关咨询服务,并对种子质量负责。

经过调查和专家鉴定,川优8377稻种在不同海拔、不同区域地块,结实率差异十分显著。今年由于仁和区气候复杂,每年气候不一,加上今年雨水较多,温度相对往年偏低,在水稻受孕期授粉率低或未授到粉,造成了农户的减产或绝收。

为妥善解决受损农户的补偿问题,仁和区农牧局于9月17日及9月24日召集区维稳办、区工商局(消协)、受损农户代表、销售商家召开了两次调解会,达成协议,攀枝花市肖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按每亩300-500元(根据受损情况和家庭困难情况而定)与受损农户逐户对接,逐户协商兑现补偿款。

截止11月10日,仁和区农牧局已掌握的86户受损农户已全部得到了补偿,共计补偿款5795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