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种业基地该如何建设?

发展种业是振兴民族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作物长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任务。因此,如何建优现代种业基地,做强做大做精制种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深入思考。
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人员开展育种研发,引导鼓励制种企业主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攀亲结缘,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推得出的知名种子品牌,同时建立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的利益链接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研发利润和市场销售的终端利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化制种企业,切实提高种子在全国市场的信誉度。三是提高生产水平。推进种子生产关键环节的生产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四是推动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以种子或鲜穗单价签订收购合同,建立企业与农户持续、稳定合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一流基地。一是科学规划建设基地。打破乡镇区域界限,划定重点建设片区,形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种子生产基地。加快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配套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实现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二是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推动优质基地向有品种、有实力、有信誉的龙头企业集中,划定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进行制种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生产。三是切实加强科技培训。一方面着力培育农民制种队伍;另一方面督促企业科学制定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精准技术,引导农民进行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种植。
严格行业监管。一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发展制种产业的机制体制,使种子市场、制种基地、种植合同及款项兑付等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使各项监管措施更加规范、科学、有效。二是落实严格的监管措施。要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乡镇配合、企业参与”的种子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大对强撬基地、私繁滥制、跨区域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从严惩处,及时通报,提高威慑力。严肃查处企业在争夺基地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严肃查处基层干部在落实基地、签订合同过程中索贿、受贿案件,维护企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营造企业基地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签订规范制种合同。对企业与基地签订的制种合同,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核、层层把关;合同一经签订,必须严格执行,严禁合同外乱许愿。
强化协调服务。一是搞好市场引导。农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及早出台制种亩均效益指导价,引导农户理性确定收入预期,及早与制种企业签订合同,组织春耕生产。二是加强组织协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行政干预措施,对基地落实、制种合同签订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规范,保证制种企业公平竞争、农民积极投入、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搞好技术服务。县农技部门要加大病虫害的植物检疫、预测预报、防治服务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
提高综合实力。利用“互联网”+新常态,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之间实现兼并重组,捆绑各制种企业资产,组建种业集团上市融资,激发种子企业发展活力。同时,全面推进种子纯度、净度等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构建种子质量追溯机制。 (中国农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