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为金融国际化铺路

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用新理念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确定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在笔者看来,当前中国正在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在这样的形势下,政府强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国际化铺路。

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

伴随着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加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以及国际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逐步联成一体,从而使国内金融市场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让国内资金以及国际资金能在包括中国金融市场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上交易、流动,形成资金优化配置,同时吸收利用国际资金,参与国际资金大循环。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的路径无外乎两种:一是请进来,二是走出去。

2014年,启动沪港通、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以及英国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英国国债等,标志着中国的金融市场开始真正走向国际化。尤其是沪港通,加速了人民币的双向流动,使香港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中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以来,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扩大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出QDII、RQDII、QFII跨境金融投资机制,放宽跨境投资政策,鼓励合格的境内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金融投资。中国央行在英国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两国央行将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从2000亿提高到3500亿元人民币。发布上海自贸区金改40条,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等,都是当前中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扩大金融市场开放进而提高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重要举措。接下来,中国将继续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及改革相关政策,比如,争取尽早推出深港通,同时,积极研究沪伦通可行性;还要放宽额度限制和投资范围,打通个人跨境投资通道,推动离岸人民币建设。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是,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的历史性会面,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更会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与金融合作,以此为契机,两岸或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国际化基础

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主要体现在资金能否参照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定价机制,引导资金乃至资本品进行公开、公平的交易和结算,确保资金的高效流动、顺畅循环、科学避险和合理收益。换言之,利率的定价就是对风险的定价。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就是在无风险利率基础上,根据不同风险的金融工具有不同的利率层次,从而形成市场收益率曲线。当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存在差距时,国际资本便会流入或流出,随之又会影响到中国的资本供给和利率。由于利差的经常存在,国际游资数额巨大,利差的传导渠道就不容低估。

鉴于利率与汇率以及通胀率之间的关联性,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及其传导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会有力地影响着中国的利率水平,并且通过实际利率的变化影响中国经济的运行。所以,这就不难理解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提到推进利率市场化,因为利率市场化是一项改革。目前,尽管存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但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在金融市场上形成能引导市场预期的利率信号。同时,中国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还需要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体系接轨,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这项工作还没有做完,“十三五”时期还要继续做。

11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其深刻意义就在于让中国金融市场利率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国际化铺就一条宽阔、便利、高效、顺畅的价格形成、传导以及调控之路。

“十三五”期间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十三五”时期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着力点就是要放在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对于利率形成机制,就是要坚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利率根据资金供求状况和人民币与外币汇率波动状况而定,完全按市场行为决定资金配置,从而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传导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当前,我国已建立起Shibor和LPR的基本市场利率体系。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完善Shibor和贷款基础利率(LPR),使Shibor能更为真实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着力发挥其基准利率的作用,将LPR集中报价机制由货币市场向中长期信贷市场延伸,使金融机构享有充分的自主定价权,进而建立起既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定价规则、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利率定价模型。

对于调控机制,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以此引导和调控包括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在内的整个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对于传导机制,短期内还要继续发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参考和指引作用,用好短期回购利率、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理顺政策利率向债券、信贷等市场利率传导渠道,形成市场收益率曲线。同时要加强对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激励约束利率定价行为。总之,“十三五”时期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真正实现利率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为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定价基础。(来源:证券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