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果所3项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3个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其中,“高番茄红素、瓜氨酸、Vc含量西瓜品种选育与应用”获二等奖、“优质高效、短枝型核桃新品种—中核短枝、极早丰的培育及推广应用”“梨‘高效高改’及配套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三等奖。
“高番茄红素、瓜氨酸、Vc含量西瓜品种选育与应用”是刘文革研究员带领的多倍体西瓜育种研究团队为主完成的。该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研究西瓜果实番茄红素、瓜氨酸和Vc的生理生化特点和遗传规律,将西瓜分子标记技术、染色体加倍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培育出系列富含番茄红素、瓜氨酸和Vc的优异西瓜品种,实现了我国优质西瓜品种的更新换代,赋予了我国西瓜品种功能性和健康型新概念,为保障我国西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优质高效、短枝型核桃新品种—中核短枝、极早丰的培育及推广应用” 是曹尚银研究员带领的干果育种研究团队为主完成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国内选育出短枝型、早果、丰产、抗寒、适合密植的核桃品种‘中核短枝’及极早丰产、抗寒、优质、适合高接换优的核桃品种‘极早丰’;在国内首次将rolB生根基因导入到核桃砧木中,并研发出我国良种核桃组培快繁技术体系;配套引进和快繁美国核桃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抗性砧木vlach,实现良种良砧、多抗、优质高效核桃生产技术模式。该研究成果使核桃单产提高30.3%,果品质量明显提高,使我国核桃密植栽培从1.3%提高到10.6%,全国累计推广面积12.6万亩。近三年新增直接经济效益5001.9万元,平均每亩增产156.6千克,累计新增利润3180.9万元。
“梨‘高效高改’及配套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是李秀根研究员带领的梨资源育种研究团队为主完成的。研究团队通过5年的协作攻关与示范,创新了“梨园改造价值及潜力评价方法”;发明了用于“高改”的嫁接剪和嫁接刀;制定了《梨‘高接换种’操作技术规程》。专门研发了“高接换种三人流水操作法”和“早果、优质、丰产、省力化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已在全国15省(市)28县(区)推广应用,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取得了3年新增销售额共计189亿元、新增利润151.2亿元的经济效益。(通讯员 赵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