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图可促进植物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

在植物园的环境教育活动中,如何根据公众的心理特点,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是环境教育研究需要探讨的重要命题。自主学习(free-choice learning)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行为改变,而提供一定指导的自主学习过程,比完全自主的学习更有效。为了激发公众对于植物的好奇心,促进公众在参观植物园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行为,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研究生杨玺在陈进研究员指导下,设计了一份基于版纳植物园的“探索地图”,研究结果表明,该探索地图确实能够提高游客的专注程度,进而有效提高植物园的教育功能。相关结果以Using discovery maps as a free-choice learning process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a botanical garden为题发表于在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上。

在该研究中,作者手工绘制一个地图,并在上面标注了10种精心挑选的植物在植物园中的位置,这些植物分别在根、茎、叶、花上有显著而有趣的特点。地图同时包含了对这十种植物的介绍,并包含若干启发性的提问。游客在植物园入口处可免费得到这份地图,根据地图去寻找、观察这些植物。通过对969份有效评估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使用了探索地图游览植物园的游客,在植物园知识(不包含在地图中,而是可以在植物园民族博物馆、植物标牌上学习到的知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使用探索地图的游客。为了探索导致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又对106名游客进行了无干扰的观察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使用探索地图的游客,会在植物园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并对植物和植物标牌有更多的关注。因此,研究者相信,探索地图在植物园游览过程中的使用激发了游客自主学习的行为,游客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植物园知识。

作者因此建议,设计印发探索地图,在植物园中是一种简单易行、节省人力,同时又具有显著教育功能的环境教育方法,值得在广大植物园中推广。但是要达到教育功能,需要配合植物园的解说牌、博物馆、展览等其他环境教育设施,使得游客更加积极地学习、获取植物园所提供的知识和教育信息。

探索地图(大图下载地址:http://yunpan.cn/cLfFKHsnDnKHj 访问密码 81c4)

辅助的解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