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进入“战国时代”
编者按 连日来,编辑部连续收到各地辣椒丰收的喜讯。我们着重关注了几个食辣大省,通过记者的调查得知,这些省份辣椒育种、生产各有特色,潜心研发新品种者有之,提纯复壮传统品种者有之,依靠引进品种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者亦有之。由此看来,辣椒品种类型多样,各地依据自身自然条件、饮食习惯打造地域品牌已成为辣椒产业主旋律。
湖南 “星秀”闪耀泡椒市场
本报记者 杨娟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吃辣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湖南人的“怕不辣”了。“无辣不成菜”的湖南,也是辣椒研发的重要基地,湖南的杂交辣椒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从20世纪80年代起,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研”)自主研发的杂交辣椒“湘研”系列种子迅速影响了全世界的辣椒种植。
湖南的杂交辣椒品种何以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秘诀就是不断地加强科技研发力度,面向市场培育新的品种。”湘研种业总经理刘荣云告诉记者,不同于常规选育,杂交品种选育将尽可能多的优质性状聚合在一起,克服了常规品种产量不高、适应性不广等诸多问题。
“由湘研研发、市面上很受欢迎的‘星秀’和‘圆珠一号’都是全国同类辣椒中最早推出的杂交品种。”刘荣云介绍,“星秀”是去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品种,推广了3万亩。“星秀”属于朝天椒中的小米椒,具有高产性、广适性和早熟性,而这三种特性组合后,农户种植效益得到大幅提升:亩产1.5~2吨,比普通辣椒高2倍左右;成熟较早,比普通品种提早20天上市,价格形成优势;适合在全国多地种植,可以就地种植、就地加工、就地消费,减少了运输成本。而同样适合做干椒或泡椒的“圆珠一号”也解决了普通品种的产量不高、抗性不好难题,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如果说,“创新、创新、再创新”是“湘研”成功立足辣椒种业界的不二法门,那么,服务“跟进、跟进、再跟进”则是能迅速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
“酒香也怕巷子深”,新品种再好,也离不开推广。刘荣云说,“星秀”第一年在河南种植了400亩,长势、产量都不错,可是,却少有商贩知道。湘研公司立即把辣椒商“请进来”供其试销,自此,“星秀”销路大开,当年的青椒被泡椒加工厂全部购入。
针对一些落后地区农民对新品种认识不足、种植技术缺乏的问题,湘研公司结合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走出了一条“品种有优势、技术有保障、政策有支撑”的推广路子。今年,“星秀”在贵州省遵义市的贫困山区发展了2000亩,公司通过优质的技术服务和保底收购协议,消除了农户技术难题和后顾之忧,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让刘荣云最为欣慰的是,种植农户高兴地对他说,一亩辣椒产值最高可达1万元,“种一季辣椒抵得上种4季玉米。”
“农民说好才是真的好,一切研发以农民需求为目标”。“星秀”、“圆珠一号”虽然在市场上具有其他品种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针对市场需求,湘研仍在对“星秀”的口感、“圆珠一号”的外形进行改进。刘荣云说,湘研创新永远“在路上”。
四川 新品种难敌地方良种“二荆条”
本报记者 张艳玲
四川人喜麻辣,在烹饪时对佐料颇为讲究。而在“海椒”里,食客最钟情“二荆条”。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辣椒育种公关主持人唐万友感叹,虽然近年来四川培育了众多辣椒新品种,但“二荆条”的主导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这细细长长、尖上有J形钩的“二荆条”到底有何魅力?成都市农委总农艺师姚光贵告诉记者,“二荆条”是四川地方良种,在成都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尤以成都双流牧马山的最为知名。关于“二荆条”的得名,在蜀乡大地上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呢。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屯军驯马于牧马山,备战南征。发现遍野椒树挂满海椒,个个乌红发亮。一尺余长,酷若黄荆条。诸葛亮取食,顿感满口生津,神清气爽,不由击掌叫好:“好一个二荆条”,即令军中囤积“二荆条”。
2009年,双流“二荆条”辣椒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其有三大特点:一是既可作为鲜椒、也可用作干椒食用,蜡质层薄,口感细嫩;二是干椒色彩鲜艳,煎油色泽红亮,用厨师的话说就是“红油能自动向盘边溅射上爬”;三是辣味适中,香味浓郁,被川菜大师称为川菜秘宝。
“二荆条”虽然性状优良,但产量并不算高。“科研人员试图通过杂交的方式,以‘二荆条’作父本,以其他单果重、产量高的辣椒品种作母本,培育出产量更高的新‘二荆条’。”唐万友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有不少产量更高的新品种问世,但口感上仍然不如“二荆条”,尤其是其苯丙芳香类物质含量不如前者,很难比肩“二荆条”的浓郁香味。
照理说,“二荆条”作为常规地方良种,农民可以自行留种。但随着规模种植比例的攀升,越来越多的农户愿意购买经过有关机构“提纯复壮”的种子。“时间久了,各方面性状可能出现退化,影响品质。”双流县“二荆条”种植大户老张告诉记者,自己这几年都是买的科研机构“提纯复壮”种子,以保证品质。
同时,“二荆条”的产业化生产经营也初具规模。据介绍,在成都市牧马山,常年从事“二荆条”营销的公司(或大户)达600余家,形成了自己的营销网点。部分企业购进了现代化的脱水、烘干、真空包装等加工生产设备,加工能力成倍增长,产品远销云南、贵州、湖南、北京等地。
陕西 “杭椒七号”成油泼辣子新主角
本报记者 胡明宝
“陕西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陕西人对辣椒的钟爱。陕西省是辣椒消费大省,同时也是辣椒种植大省,全省鲜辣椒种植面积约为43万亩,年产辣椒103万吨。
但是,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的收益远远超过种植辣椒的经济效益,有些农民不太愿意种植,再加上本地辣椒受新疆等地辣椒价格冲击比较大,鲜辣椒效益有限,种植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蒲城县辣椒产区,今年收购价格每斤仅为1.2元左右,比去年辣椒开市价格1.8元/斤要低1/3左右。据当地辣椒种植户普遍反映,今年鲜辣椒的价格整体不如前两年。
面对鲜辣椒种植困境,如何寻得突破口?在陕西省兴平市辣椒产区,记者看到了另外一幅景象。兴平市金鹏绿色辣蒜专业合作社将社员农户种植的鲜辣椒经过烘烤加工,集中销售,每公斤产地批发价格达24元,每亩地的干辣椒产量在320公斤左右,产值近8000元。
兴平市园艺站站长贾春雷告诉记者:“针对近年来鲜辣椒市场状况,经过在辣椒主产区新疆、甘肃等地调研后,结合兴平实际,推广了以合作社为依托,集中立体种植,品牌多元销售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走进兴平市桑镇西桥村金鹏绿色辣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该基地种植的500多亩辣椒,像旗帜一样挂满枝头,30多位椒农正在紧张地采收,挂在椒杆的辣椒也格外引人注目。
“兴平辣椒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用这里种植的辣椒烘烤成的干辣椒具有香气大、油份大的特点,很适合陕西人做油泼辣子食用。看到兴平辣椒这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商机后,我就投资近百万元,流转土地,修建辣椒育苗大棚和烘干车间。对于辣椒制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解决了椒农一家一户种植辣椒面积小,人工投入大,收益不高的难题。”金鹏绿色辣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建波说。
目前,金鹏绿色辣蒜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员170多户,扩展种植面积3000亩,除种植辣椒外,还可再种植一茬青菜,亩均收入可达4500元以上。鲜辣椒种植户李淑霞说:“今年合作社引种的“航椒七号”,角型长,色泽亮红,亩均产量4500多斤,比兴平农家品种少说也多了1000多斤,我明年还要多种3亩地。”
责任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