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在中华大蟾蜍种群结构研究中获进展

中华大蟾蜍是中国最常见的物种之一,是研究冷血动物适应性进化的优质模型,然而其分类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依据形态和地理因素,经典分类把中华大蟾蜍(B. gargarizans)、华西蟾蜍( B. andrewsi)和岷山蟾蜍 (B. minshanicus)分成独立的三个物种。近年来,基因层面上的研究相继发现了上述分类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定义中华大蟾蜍就成为了以它为模型的表型和基因型研究的开展的影响因素。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傅金钟研究员课题组,以我国西南地区岷江流域与大渡河流域不同海拔地区的中华蟾蜍为研究对象,结合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分析对中华蟾蜍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中华蟾蜍的遗传结构与它们所处地域和海拔高度均没有显著的关联性,从而支持了中华大蟾蜍,华西蟾蜍和岷山蟾蜍是同一个种的假说。同时,还发现中华大蟾蜍不同地理种群在遗传结构方面有很明显的分化,引起其分化的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相关论文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Species Status of Asiatic Toads (Bufo gargarizans) in Western China发表在ZOOLOGICAL 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