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创新帮尼泊尔山民提高作物产量
▲尼泊尔一个山村的居民Yam Prasad正查看稻田生长情况。
▲Yam Prasad和妻子、孙女在一起。Yam Prasad一家人现居住在被地震震裂的三层楼中,这座危楼现在一楼住人,二楼养了一头牛,三楼成了鸡舍。
本报记者冯丽妃摄
■本报记者 冯丽妃
“还有两个月,到11月底这些菜花就可以收获了。”Ram Deo Sana站在Naubise村的一个地头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是位于尼泊尔卡夫勒地区杜利凯尔镇一个偏僻山谷中的小村子,距离首都加德满都要走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山路。
今年9月底,《中国科学报》记者跟随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到该村考察时,这块标识着病虫害综合治理(IPM)试验田的花椰菜地仍是一片碧绿。“我们每14天就会对它们的生长情况作一次监测。” Sana说。他是尼泊尔一家非政府组织——环境政策、研究和发展中心(CEPREAD)的农技推广专家,该组织正在和ICIMOD一起帮助尼泊尔中部地区的8个山区村庄建立“气候变化智慧村”。
当前,尼泊尔所在的南亚地区是全球人数最多、灌溉农业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平原被称为南亚国家和地区(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国西南地区、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的“面包篮子”;而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带是这一地区的水库。
然而,这里也是全球贫困人口聚居区(聚集着全球超过40%的贫困人口)。时至今日,这一地区51%的人口仍然存在粮食匮乏问题,仅次于撒哈拉以南非洲(57%)。由于该地区的灌溉农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喜马拉雅山来水,加上气候变化给当地降水模式和冰川融化带来的挑战,南亚国家比其他地区更有可能遭遇粮食减产。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报告,如果不改变耕作方式,南亚粮食产量到2050年可能减少30%以上。
对于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的尼泊尔山区农民来说,他们的年收入主要来自小农种植和家庭畜牧两个来源。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当地耕地资源日益吃紧,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亩左右;在一些山顶村落,人均农田占有量不足7分地。为了保证口粮安全,ICIMOD和CEPREAD从2014年起携手当地农民,开始试点建设“气候变化智慧村”,并在水资源管理、作物种植、能源供应、通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智慧管理”的概念,为当地山区居民创收。
这块花椰菜试验田就是当地作物种植智慧管理的一部分。 Sana介绍说,和施用现代化肥的农田不同,这些试验田中采用的肥料是当地农家用动物粪便、植物腐殖质和水等自制而成的混合有机肥。上千年来,生活在尼泊尔山区的农民一直通过这种传统方式给庄稼施肥。
“传统方式看起来简单,但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有着诸多好处。传统施肥方式种植出来的蔬菜更美味,而且产量更高,并且可以节省劳动力。” Sana表示,去年IPM试验田(约32平方米)里的卷心菜收成是326公斤,而同样条件下施用现代化肥的农田收成为205公斤。不仅如此,在这种液体有机肥中加入一些成分——如苦楝树或大荨麻的叶子——还可以起到杀虫剂的作用。
“以前,在土豆生长季节,我要喷5~7次农药,但现在我在施肥过程中就能防治病虫害。”该村农民Yam Prasad说。同时,在雨季,这种方法还能有效防止土豆感染一些真菌霉病。“这样做减少了很多工作量,腾出了劳动人手,我的儿子和媳妇就到加德满都打工去了。”Prasad补充说。
除了传统施肥技术,在ICIMOD 的倡导下,当地居民还采用了混种、套种以及轮作等方式增加作物产量。比如,在菜花试验田旁就混种了土豆、辣椒、玉米以及卷心菜等其他作物。
事实上,气候变化已经给当地降雨带来显著影响。在附近另一个叫作Bhote Rumti的村子,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10年前,流经该村的一条河流经常发大水,很多人不能过河赶集。“现在,这条河不要说冬天没水,就连雨水充沛的夏季也经常断流。”这位名叫Gopi Krishna Pavdel的老人说。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干旱问题,ICIMOD在当地传统种植的雨养大米的基础上,引进了多种抗旱水稻。Prasad家今年就作为试点农户之一种植了一种旱稻。“这个品种比传统水稻的种植期少半个月,但具体收成还要等10月和传统水稻的收成作比较。”
对于眼下的希望,Prasad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是盖新房。他家的房子也在今年4月25日尼泊尔中部地区发生的大地震中被震裂,但比村里其他人家好一些,还可以容身。
“如果这些庄稼可以收入1.2万卢比(约800元),家里养的150只鸡今年可以卖1万卢比(约700元),那么距离盖新房就更近了一步。”他说。据了解,在当地建一所房子,所需费用为15万卢比(约1万元)。
《中国科学报》 (2015-10-28 第3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