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的目的在于取得市场领导地位”

“创新的目的在于取得市场领导地位”,这句话出自德鲁克先生。

德鲁克先生说话的方式总是语重心长,像个长者和你谈心。他讲道理时总是深入浅出,简洁有力,发人深思。作为长者和智者,他让人由衷而生尊敬。

将德鲁克先生的话换俩字,就成:“育种的目的在于取得市场领导地位”。以这句话作为坐标,检视育种工作得失,或许会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育种目标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众所周知,国内育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科举考试”,育种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审定,结果很多审定品种不被市场认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智力、财力、精力,做了不少无用功,还培养了一批蛀虫。必须调整育种目标,坚定不移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其次,育种的目的是取得市场领导地位。这就要求所选育的品种必须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有能力成为某一地区领导性的推广品种,舍此则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跟风或模仿式育种难以达到这个目的,追求短平快恐怕也难有所突破。在河南,不少小麦育种人学习郑天存先生,跟在郑天存先生屁股后面,恐怕永远追不上。在大家都在学郑天存先生的时候,郑天存先生已经变招儿了,不信您去问问郑先生。得拿出点郑天存先生没有的东东,才有可能战而胜之。在此,我欣赏新麦人坚持自我的勇气,新麦与周麦始终是不同的类型。

第三,取得市场领导地位要求育种人做得更多。通常,育种人专注于品种选育,品种选育出来就交给种子公司。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推广的不错的,更多的情况是审定了却推广不了。酒香还怕巷子深,不少有价值的品种被放在抽屉里无人问津,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主管部门提倡育繁推一体化,实际上具备此能力的企业少之又少,育种人要想自己的品种取得市场地位,需要另辟蹊径。育种人需要摒弃重科研轻营销的传统倾向,须知市场营销也是一门学问。为了品种取得成功,需要为此建立一个系统。我这个观点恐怕没人赞同,毕竟搞育种的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从事育种之外的事情,但是没办法,如果育种人不找到适合自身的育繁推一体化方式(不同于国家提倡的大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恐怕您的品种就得“烂掉”,取得市场地位的目标将无法达成。

第四,打通产业链。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放眼望去,育种后面的产业链很长。如果育种人愿意,育种人在打通产业链方面有很多事情可为,并且,育种人具有天然的优势。这是一个超越育繁推一体化的概念,一旦产业链打通,取得市场地位将不再是个问题。我个人一直认为,所谓育繁推一体化应该是以育种人为核心的小型育繁推一体化,千千万万个育种人天然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生态,与身边的农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多么有钱的企业,它无法在中国广袤地域建设无数个基地,与千千万万个育种人无法相比。说到这儿,我说一个离题的事情,有观点认为建设一个三峡工程不如在上游建设100个小型的水利工程更划算、风险更小、效益更高、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三峡工程是好大喜功的表现。我的观点是育繁推一体化大小并存、百舸争流胜过造航母运动。总之,一旦产业链打通,育种人将彻底掌握主动,育种将不再是无聊的“科举考试”,而是实实在在的服务于老百姓的事情。

我现在就想开一家面粉厂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