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开头条形码与转基因无关 识别转基因可用排除法

连日来,“条形码以‘8’开头的都是转基因食品”的消息在网上广为流传。记者昨天调查发现,“8”开头的条形码与商品是否包含转基因原料无关。国内产品通用的13位国标编码中,并不包含产品是否是转基因的信息,只有某些国外进口的农产品会通过PLU编码标注是否是转基因食品,而该编码系统在我国并未应用。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要想识别食品是不是取自转基因原料,只能通过排除法,即标注“绿色”、“有机”的都不是转基因产品。

开头条形码与转基因无关 通用编码中缺失“转基因”项

“识别超市商品是否是转基因产品,可以看商品条码——凡是以‘8’开头的条码都是转基因食品。”网友的这一爆料,近日在网上迅速发酵。昨天,记者在道里一家大型超市记录下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等油类产品以及豆粉、豆腐等豆制品的产品编码,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编码处求证。

该处工作人员核实后表示,这些产品所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13位GLN(Global Location Number)编码,该码前7位是厂商识别代码,代表产品来自哪个国家、地区及企业,第8位到第12位是位置参考代码,代表产品具体出产地址,最后一位是识别码,供零售商销售时使用。这位工作人员说,这13位数字信息,没有一位代表是否是转基因产品。也就是说,在国际通行的GLN系统中,根本就没有把产品是否是转基因这一信息归入系统信息中。

“绿色”、“有机”均非转基因产品

那么,消费者如何识别商品是否是转基因食品呢?省农委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介绍,消费者可利用排除法鉴别是否是转基因产品,“凡是标注‘绿色’、‘有机’的都是非转基因产品,未标注的则需要消费者自己鉴别。”

国家质检总局出台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属于转基因食品或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食品,“应当在其标识上注明中文说明”。对此,法律人士表示,“应当”是个模糊的法律概念,况且该规定对应标未标的行为并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转基因“身份认证”存盲点

据介绍,由于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越来越敏感,美国率先在1990年开发出PLU(Price Look Up Code)编码系统,以区别出农产品“转基因”、“农药”、“有机”等信息,供零售商制定出合理价格。该编码系统在其他国家广泛应用,但我国并未引进。

有关人士指出,依靠企业自觉标注是否有转基因,显然不如引入国际通行编码具有强制性。有了“身份认证”才能保障消费者拥有知情权,让百姓明明白白地消费。

文章来源:东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