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扶贫实践具有世界意义

10月17日是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三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再次向世界阐述中国的扶贫开发战略,并向各国提出“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和“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等消除贫困的四点倡议。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从事扶贫研究的学者。

一份扶贫开发的“中国成绩单”

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使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攻坚的成效尤为显著,交出了一份令世人惊叹的“中国答卷”。如,2013年,我国减少贫困人口1650万,2014年又减少1232万人,连续两年完成了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告诉记者,目前大力推行的“精准扶贫”做到了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六方面的精准。同时,还强调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按照农村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的标准,每年要解决1000万以上人口的脱贫,才能在2020年基本解决中国的贫困人口问题。从目前的态势和数据判断,这个指标能够实现。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俊飚称,“十二五”期间,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中央将农村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比先前的标准上调近一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有1.22亿;经过努力,下降到2014年的7017万,累计减贫5221万人。标准的提高主要考虑了扶贫任务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关联,从过去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和缩小发展差距等阶段任务。

打赢“十三五”扶贫决战

按照现有标准,全国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尚待脱贫,而且扶贫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实现如此大数量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由于历史、区域发展等多方面原因,“脱贫的难度越来越大,好脱贫的都脱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杜晓山如此告诉记者。

杜晓山表示,解决扶贫不是简单的解决温饱,而是解决贫困人口能力发展的问题,使之实现“造血式”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扶贫先扶智,应该加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投资。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对贫困人口的保障力度。还应警惕“扶贫致懒”情况出现,即不仅培养他们脱贫的能力,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脱贫的意识,使其思想意识由“让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这也符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思路。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冯开文认为,未来五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将不断减少;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定点扶贫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建议“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行精准扶贫政策,包括进一步加强国家扶贫政策的针对性,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配套工作,科研院所等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的研究工作,比如做好对贫困人口信息和情况的了解和收集。

全球减贫的“中国承诺”

减贫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事业。过去30年来,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树立了榜样。

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中国积极展开南南合作,多年来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60多年来,中国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还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系列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举措,包括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等。

中国提前完成多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国际脱贫提供了经验、智慧和支持,这是对世界脱贫的重大贡献。杜晓山称,中国脱贫人口数量和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对世界脱贫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同时,中国还对外输出所积累的经验,大力帮助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脱贫工作,这将推动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春海 实习记者 张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