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让盐碱地变成丰收田
《 农民日报 》( 2015年10月21日 05 版)
本报记者梅隆文/图
阅读提示
曾几何时,盐碱地让辛劳一年的农民颗粒无收,只能望地兴叹,忍痛抛荒。如今,由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树文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在总结国内多家科研院所盐碱土地治理改良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与试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新型缓/控释技术为核心的盐碱地治理综合改良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取得良好成效。
治理重度盐碱田,亩产水稻超千斤
“采用常规方法种植的水稻平均亩产130.1公斤(鲜重),而经过盐碱地改良综合处理的三个示范区,产量分别为492.5公斤/亩、638.1公斤亩、698.1公斤/亩,平均亩产609.57公斤。”
9月2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黄元仿教授、吉林省农科院任军研究员以及全国农技中心、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开展的一项盐碱地治理在水稻种植上的试验,进行实地测产得出数据。
试验地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八面乡宏大村一农场,是我国松嫩平原典型的重度盐碱地土壤类型。农场技术员张志平有20多年的水稻种经验,但对重度盐碱田束手无策,因为以前缺乏简便易行的技术。
据张志平介绍,这块10亩左右的水田,因为碱性太大,种水稻根本就不长,今年原本打算抛荒,后经人介绍得知胡教授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改良技术,便决定试一试。
“决定开展试验时,插秧时间较比正常晚了约20天左右,没有想到产量还这么高。”张志平十分信服地说,“这项技术实在是太好了!”
“通榆县有300多万亩盐碱地,这里有很好的地下水资源,未来3年,通榆县计划再发展水田7万亩。有了这项技术作为支撑,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利用盐碱地开发水稻田的信心!”通榆县水稻开发办主任袁旬英说。
“这项技术今年同时在吉林省镇赉县的重度盐碱田和黑龙江林甸县中度盐碱田上,开展了水稻的试验对比与示范,前几天经有关专家测产,与常规种植相比,均取得了极为显著的增产效果。”从9月23日起,在多处试验示范地一直忙于收获测产数据的胡教授欣喜地告诉记者。
改良抛荒盐碱地,喜获甜菜高收益
深秋时节,位于查干沐沦河岸边的内蒙古林西县隆平乡七一村,一望无际的盐碱滩,白色的碱斑与枯黄的碱草组成一幅萧瑟的画面,一直向天际延伸……
而一块即将收获的甜菜地,长势均衡,一片翠绿。胡树文教授随手拔起一棵甜菜,在手里掂了掂,估了一下重量,很有把握地说:“有3—4公斤!”
10月4日,林西县老科协组织的甜菜测产活动正在进行,由内蒙古农大李斐教授、甜菜专家史树德副教授、海南大学李嘉诚教授等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盐碱地综合治理改良技术在甜菜种植上的试验进行测产。测产结果显示,抗盐碱处理一地块的平均亩产高达5.52吨,处理二地块的平均亩产为5.04吨,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的对照田,也高于今年林西县统计的甜菜平均亩产3吨多的水平。
“前年,种甜菜亩产只有1—2吨,刨去成本还赔钱。去年,就干脆抛荒长草了。”测产数据一出来,种植户安新国掰着手指计算着,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按照年初与冷山糖业签订的订单合同,每吨540元的收购价,这块20亩面积的盐碱地,今年起码可增加3万多元的纯收入。”
“村里有很多盐碱地,我就承包了600亩,以前由于没有相关技术,乡亲们都不敢轻易投入进行改造。”安新国说,“如今有了这项新技术,我打算明年将甜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利用盐碱荒地增加种植收益。”
土壤、种子齐改良,1~3年可回本
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带的山东省乐陵市铁营镇,数万亩荒芜连片的盐碱滩,张顶家村是当地重度盐碱地最为集中的地区。
汽车沿弯曲的土路驶入芦花深处,一排排新开发不久的养虾池集中连片,而虾池周边白花花的抛荒盐碱抬地,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
10月14日,由山东省农科院刘兆辉研究员为组长的测产专家组,对胡树文教授在这里开展的盐碱地治理在高粱种植上的试验进行测产,试验面积在20亩左右。
专家组测产结果显示:常规种植的高粱平均产量(鲜重)为121.00公斤/亩,抗盐碱处理的平均产量为358.66公斤/亩,其中一个盐碱地改良综合处理小区的最高产量为595.58公斤/亩。
“像这样新开垦的盐碱生地,第一年高粱能够长这样好,实在是不容易,效果非常显著!”参与全程测产、在乐陵市挂职任副市长的全国农技中心处长李荣评价道,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示范,印证了这项综合治理改良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改良盐碱地,还能解决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的问题。
据介绍,该项技术采用新型缓控释抗盐碱土壤调理剂、缓控释抗盐碱种子处理剂、缓控释抗盐碱专用肥料等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改良,在相对较低的投入条件下,使不同类型的重度、中度盐碱地经过一年的快速改良,即可变身为良田,1~3年可收回成本。
“我国有盐碱地面积5亿多亩,其中含盐量在千分之六以下的耕地有1.5亿亩,有了这样的好技术,盐碱地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李荣如是说。
成效对照
《 农民日报 》( 2015年10月21日 05 版)
常规种植(左)与采用盐碱地改良综合技术(右)的水稻植株对比。 |
采用盐碱地改良综合技术(左)与常规种植(右)的甜菜对比。 |